百年盛世(番外二) (第2/3页)
白檀城。
西域地区,丘郎、什翼远征康居、乌孙后,因丘郎坐镇乌孙,西域小国在唐朝强大的武力下,纷纷上报人口,绘制国内舆图,依照属邦制或改县,或改郡,去王号,世袭郡守与县令,并岁纳邦赋,按时出兵服役。
西南地区,唐高祖大封三王,分镇于建宁、云南、牂柯三郡,令唐人声威大涨,诸夷宾服于朝廷。云南郡先经张汾、张漓两王治理,国制几乎大成,豪强多遭抑制。而张漳为了中央集权,又废云南国,改为流官治理,贵州渐而大兴。
河湟地区,唐高祖册封西平王,又在西海设立西海将军,诸生羌来降,令陇右几乎弗受生羌袭扰之困。而经什翼二十余年治理,高原上番羌跋涉数千里朝贡,赐官授爵,归由西海将军治理,遂令唐朝的版图深入高原。
外交上,沿袭唐高祖的政策,大力发展海贸,唐使远至倭岛倭国,南至天竺笈多,每岁抵岸船只从百余艘,激增至三百多艘,关税之利渐渐丰厚。
诸葛亮在任十年,在公元242年病逝。经诸葛亮举荐,由尚书令杨阜继任丞相位。杨阜为相,继续推行诸葛亮之法,任相七年病逝,由陆逊任相。至252年,张漳驾崩当年,短短二十年间,人口飙涨至四千万。
公元252年,张漳驾崩于长安,享年六十三岁,因前三子先后去世,由年纪尚小的四子张贽继位。
张贽不比父亲张漳年少聪慧,但却胜在张漳驾崩前已经铺好道路,委陆逊、郭淮、庾嶷三人为托孤大臣,杜预引为侍中,得以顺利继位。
庾嶷、郭淮年老体衰,在朝三年病逝。陆逊任丞相五年病逝,便由尚书令费祎暂任,由杜预转任尚书令。
未满二年,因淮水泛滥之故,费祎治河不当,被罢免官爵,杜预以尚书令代丞相职。历经二年,杜预治淮水大成,遂被拜为丞相,沿袭唐太宗之治,利用边藩与边军双重军事力量,维系了唐朝在四方的武功。
公元258年,漠南鲜卑叛乱,漠南将军毌丘俭凭灵武骁骑与云中义从,大破叛乱之鲜卑,远迁恶胡至巴蜀。
公元261年,在西亚萨珊波斯几十年的西征下,因丧失呼罗珊、花剌子模、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等重要城邦,贵霜丧失国土,几乎无力抗衡萨珊波斯。于是,贵霜王婆苏提婆遣使向大唐西域将军什翼之子乌苏雅台求兵,共抗萨珊波斯。
出兵贵霜的决意遭到绝大多数臣子的反对,唯杜预支持出兵贵霜,以‘乌孙为高祖历尽艰辛所得之地,今西域之所以安宁,在于贵霜为国障塞。若萨珊灭贵霜,则兵抵乌孙、康居,以唇亡齿寒为计,不可不援贵霜’。
张贽才干虽不及祖、父二辈,但亦非昏庸之主,自有建功留名之心,遂同意杜预之言,调发近塞鲜卑五千帐,汇西域诸国兵马五千,并募唐、杂胡健儿万人,共计两万精锐由乌苏雅台统率。
时萨珊王沙普尔一世为萨珊王第二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