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人在做 第138章 战争漩涡与耍无赖 (第2/3页)
只是徒劳地搅动着腥臭的泥浆,越陷越深。
更致命的是,持续的雷电风暴严重干扰了卫星中继信号,“夜莺”与后方指挥中心的联系时断时续,如同风中残烛,“夜莺”车队配置的“森林狼”战斗机器人和“霸下”全地形战斗车的信号也受到干扰,基本只能靠“夜莺”系统自带的子系统局域防御和攻击程序在执行警戒任务,
“警报!异常生物信号接近!强度指数级攀升!判定为突发性敌方遭遇!战斗部执行战斗程序”。
“夜莺”内置的芯核发出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同时将求救信号和坐标以最高优先级发送给最近的人类作战单位——南诏清道夫第15机动团。
第15团团长赵铁柱接到命令时,正在小心翼翼的清剿一处大型油库的外围。
小心翼翼不是怕油库炸了,而是怕自己的队伍不小心孤军深入、陷入重围。
第15团很好的贯彻了指挥部的战术意图,以油库为中心,成片成片的山林树木都在瑟瑟发抖,那是周围的变异体和行尸军团被调动集结增援的景象。
也正基于敌人的浩浩荡荡,“夜莺”车队才会抓住时机、规划路线开始核武库转移行动。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谁曾想过去载重车辆能正常通行的好好一片开阔地,怎么突然就变成泥泞难行的沼泽呢?
不论是树上原本用来抓拍野生动物的太阳能摄像机,还是头顶上不时划过的卫星监控,都看不出树叶积水下的泥土变化。
而且,程序和机器另一个缺点也不合时宜的暴露出来,那就是:计划太过周密、数据太过精细、衔接太过紧密,万一卡住了,完蛋。
计算了天气情况,计算了距离情况、计算了载货后的载荷和速度、计算了周围行尸集群的分布和移动路径、计算了周边敌人移动速度和变向可能,唯独没算到运载车陷在泥泞里出不来以及发动机嘶吼、泥水飞扬的场景,也没算到会有敌人仿佛察觉到什么,突然变向和加速。
机器一旦有靠不住的时候,那就只能靠人去补救了。
看着战术终端上闪烁的“核武运输遇险”和“紧急驰援”的猩红标识,赵铁柱狠狠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妈的!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全团!放弃当前目标!目标‘翠谷’!急行军!不惜一切代价,把核弹给老子拖出来!不能让那些黑袍人碰到它一根指头!”
这就是把真相告诉一线指挥官的好处,第15团如同出闸猛虎,调转方向,扑向泥泞的雨林深处。
但他们离去时的引擎轰鸣和强行军留下的痕迹,突然失去目标的残余行尸抓挠几下也留不住战士的衣角,而追在车队后面奔跑了老长一段路程的一队灰皮猴子在短暂的不知所措后,立刻长短声吼叫着散入了树丛里。
不久后,一股股原本已经在路上的尸潮,在无形号令下开始变向、调整,如同浑浊的溪流汇入江河,而一只只形状各异的变异生物,则沿着15团留下的痕迹加速追击。
雨林深处,响起了前所未闻的、如同金属摩擦般的嘶鸣,一些从未在战场上出现过的、适应了湿热环境的变异怪物也开始现身。
南方,围绕着一辆陷入泥潭的核武运输车,第二个巨大的战役漩涡,在暴雨和泥泞中,以惊人的速度形成、膨胀!
南诏清道夫第15团,一头撞进了这个由天灾和人祸共同制造的绞肉机。
东华国统帅部内,巨大的三维态势图上,猩红的光斑如同两颗滴血的毒瘤,一个盘踞在北方的南夹子山区域绽放如一大朵红花,一个在南方雨林深处爆发如一丛火苗。
代表清道夫部队的蓝色箭头正从北方各地,如同归巢的工蜂,源源不断地射向南夹子山!而南方战区附近的机动力量,也被紧急抽调,投入“翠谷”这个突然出现的无底洞。
“北方压力已达临界!核武库所在小山已被完全裹挟!南夹子山区域,敌我双方兵力密度超过预案上限300%!双方前锋线犬牙交错,物理分割均已不可能!”
情报参谋的声音带着嘶哑,北方战线好歹还在计划内,南方战线虽说也考虑了万一,但没想过是在“翠谷”这么个设想外的地方,在核武器成功拖出、转运的路上发生了万一。
“南方‘翠谷’!第15团遭遇新型变异体‘腐殖巨蜥’集群冲击!酸液腐蚀性极强,出现了大量树木倒伏,盾牌也难以遮挡周全!正请求空中支援和特种燃烧弹掩护其后方!‘夜莺’车队平台信号持续恶化,已经与对方X23灰皮猴子接触,‘森林狼’的攻击被利用树木突袭的灰皮猴子化解,已经全部被破坏或故障失效,‘霸下’战斗车和‘幽灵-9’则保持静默状态,因为全部是无人驾驶,遭遇的敌方也暂未出现黑袍人,判断灰皮猴子还在忙着搜捕人类,暂时不知道车队的秘密。”另一个参谋急促地汇报。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压在每一位将军的肩头。全球其他大国的态势图也在同步更新,类似的场景正在不断上演:
围绕着暴露的核武库甚至是对方提前布局的防线,行尸军团以悍不畏死的尸潮和层出不穷的变异怪物,将人类新武装但尚未真正建立归属感和忠诚意志的清道夫部队死死缠住,战役规模如同滚雪球般不断地放大、再放大。
而清道夫部队已经放弃了初始为指挥官铁血复仇的念头,尤其是像南夹子山和翠谷战线的将士,已经开始明白不断地增兵死战是因为自己一群人正与行尸军团或者说黑袍人争夺核弹。
而除了像东华国南夹子山和翠谷,一北一南或有意或无意形成的两个明显的战争漩涡外,一场关乎人类文明火种存续的核武器“静默迁徙”和“稻草人协议”加固加密行动早已在东华乃至全球范围内悄然进行着,进度条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
当然,黑袍人也在行动。
自从以南夹子山为中心,一波又一波的清道夫增援部队拉上来,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