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四十章 :抚恤金和和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章 :抚恤金和和谈 (第3/3页)

面撤出位于葡萄牙的西班牙军队,来表达自己没有任何干涉葡萄牙内政的目的。

    同时,为了对受到内战影响的葡萄牙民众进行补偿,西班牙军队带来的粮食和医疗物资将会无条件捐赠给当地的葡萄牙民众,西班牙政府还会额外向葡萄牙民众捐赠一些粮食和医疗物资,帮助他们更好的度过寒冬。

    西班牙的这份声明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毕竟说起来,西班牙并不是率先向葡萄牙派遣军队的那个国家,西班牙军队前来葡萄牙的目的也真的只是为了帮助伊比利亚党打赢内战,帮助葡萄牙民众推翻身上的一座大山而已。

    如今内战还没有完全结束,只是进入扫尾工作而已,西班牙军队就已经宣称要撤离葡萄牙了,这不是已经说明了西班牙并没有任何意向干涉葡萄牙内战吗?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要干涉葡萄牙内战,并且最终造成了葡萄牙居民损失惨重的结果呢?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场战争中战败的大英帝国。

    葡萄牙民众对英国的感官本来就不好,毕竟当时葡萄牙民众心心念念的粉红地图计划就是被英国政府亲手摧毁的。

    现如今,他们对英国政府更加不满。毕竟是英国强行干涉了葡萄牙内战,是西班牙为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和平稳定,才不得不帮助伊比利亚党打赢这场内战的。

    在西班牙和葡萄牙民主共和国政府舆论力量的宣传之下,有不少的葡萄牙民众都相信了这样的说辞,并且将内战伤痛带来的仇恨全部转嫁到了英国政府的身上。

    反正英国政府是战败者,战败者就是罪人,这没什么好说的。谁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谁才具备真正的话语权。

    伊比利亚党也学到了西班牙的精髓,在将政府机构搬迁到里斯本没多久,葡萄牙民主共和国政府就宣布拿出100万比塞塔购买大量的粮食和医疗物资,无条件发放给那些需要救助的葡萄牙民众。

    伊比利亚党的支持率本来就是葡萄牙各党派中最高的,再加上这次无条件向需要救助的民众发放物资的声明,让伊比利亚党控制的民主共和政府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这也彻底奠定了伊比利亚党的胜局。位于科英布拉残余的共和党军队也很快向伊比利亚党投降,少量龟缩在山区和荒野的英国军队和共和党军队,也在热心的葡萄牙民众的举报之下被一一拔除。

    在确定葡萄牙的扫尾工作已经完全结束之后,卡洛将目光放到了接下来和英国政府的谈判上。

    不彻底撕破脸算是英国和西班牙政府的默契,眼下战争发展到目前的局势,英国政府实际上也没得选了。

    果不其然,在葡萄牙民主共和国宣布迁都的第三天,英国方面就通过其他欧洲国家联系到了西班牙,希望进行一场和平谈判,来结束这本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因为英国和西班牙互相宣战的原因,双方也都撤离了自己的外交大使。这也导致双方的交流只能通过其他国家进行中转,英国选择的国家是一个让卡洛惊讶但不意外的名字,德意志帝国。

    其实看看欧洲局势也就明白,英国选择德国来做这个中立国家是必然的。这种差不多可以说是调停者角色的中立国家,自身需要具备能让双方重视的实力。

    这也代表着能做好这个角色的实际上就只有德法俄三个超级列强。英国本身是欧洲大陆的搅屎棍,和法国以及俄国的关系都不好,自然不可能指望这两个国家。

    要是让法国或者俄国来做这个中立调停国家的话,恐怕这两个国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偏向西班牙那边,这会让英国在谈判桌上变得更加被动。

    德国就是英国唯一的选择。德国自身的实力足够让英国和西班牙重视,而且与英国之间的关系也不算太差。

    虽然德国的两个盟友和西班牙之间的关系都不错,但盟友毕竟不是德国。更重要的是,英国此时已经没得选了。

    当西班牙政府收到英国请求和平谈判的消息的时候,不管是卡洛还是西班牙内阁的诸位大臣,都明白英国这是在主动服软。

    和平谈判有一个默认的规则,那就是谁先开口谁占据下风。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显然了,是英国政府求着西班牙进行和平谈判,而不是反过来。

    既然是英国政府有求于西班牙,那卡洛也没有丝毫的客气。卡洛同意了英国方面提出的和平谈判的请求,但表示和平谈判只能在伊比利亚半岛进行。

    要么在里斯本,要么在马德里,没有其他选择。

    除了要求在伊比利亚半岛进行和平谈判之外,卡洛还要求增加中立调停国的数量,邀请法国或者俄国担任调停者的角色。

    另外,既然葡萄牙内战已经结束了,英国政府就应当结束和原本葡萄牙共和政府的一切关系。如果葡萄牙共和政府的余孽逃亡到英国,英国政府也有将其移交给葡萄牙民主共和国的义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