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章 投诚不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8章 投诚不易 (第3/3页)

功劳,让秦人看到我等诚意。只有我等对秦人有功有利,秦人才会更看重我等,于我等优待,只投诚秦人而无寸功,秦人必会看轻我等。”

    “若我等立刻带人过去向秦人投诚,于秦人而言,我等功劳甚小,秦人即便接受我等投诚,恐也不会优待我等,我等也无凭仗和秦人讨议条件。”

    “因而,我等必须要设法立功,让秦人认可我等功绩。”

    听昭岳讲了这么多,有人已经猜出了昭岳想说的第三个选择。

    一人压低了声音:“你……想要弑杀王上?”

    帐内其他还没反应过来的人,听到此话,顿时一惊:昭岳竟然想在投诚秦人前,将王上给杀了,提着王上的人头去见秦人!

    但几人思考了下,发现此事要是能做成,绝对能在秦人记上一笔大功,秦人对有功的投诚之人,总归会好点吧?

    带着秦人想要的战利品去投诚,和啥都没带便去投诚,那将是两回事。

    只是问题是他们手下的兵力不多,如何能杀掉王上?

    昭岳对他想要谋逆弑君的想法也不遮掩:“楚国已灭,楚王早已身死,他算何楚王?且,诸位有更好办法?”

    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会儿后,一人问道:“可我等要如何得手,得手后又当如何脱身?王上所在营帐,侍卫甚众,以我等兵力,若要强攻,只怕不易。”

    昭岳道:“得手后想要脱身倒是不难,王上威望早不足以服众,士卒皆畏秦人,且想回归故土。”

    “我等在得手后,大声宣扬我等是奉了秦人之意,士卒定不敢妄动,再说出只要与我等投诚秦人,便能回返故土,士卒定会心动,不会有多少士卒站在王上一方。”

    “活着的王,值得他们效忠,可一个死去的王,却未必!”

    几人仔细想了想,发现昭岳所说的这种情况还真有可能发生。

    自从逃到海外后,许多士卒都想念故乡,要不是在岛上跑不了,加楚王等人以奖惩手段激励,像表现得好的士卒可分到更多粮食,可赐予番人女奴,表现不好的士卒便处以极刑,早就有很多士卒逃了。

    如果没有秦人到来岛上,只要士卒在岛上成了家,诞下后代,这种思乡的情绪能得到极大缓解,愿意长期呆在岛上,慢慢化为岛上居民。

    可此时,士卒的人心还没彻底安定下,秦人便到了。

    见秦人到了,六国士卒会恐慌害怕,也会更想念故土家乡。

    如果能打出秦人接受他们投诚,让他们回返故土的口号,恐怕大多士卒都会选择站到他们这边。

    一人道:“此法确有可行之处,然最好能得秦人支持,得手后拿出,更能威慑取信于众,像秦人的旗,最好是那位蒙恬将军的旗!”

    到时他们得手后,将蒙恬的旗帜打出,不说震慑到所有人,可绝对会有人被震慑住。

    昭岳道:“所以,主要的问题在于要如何弑王。王上护卫虽众,然并非随时如此,也有松懈之时……”

    昭岳将他的计划娓娓道来,一人听后道:“这未免也太冒险了,若不能成,我等连脱身都难,还不如偷偷带人投了秦人。”

    昭岳道:“若不冒险,又如何谋取大功?诸位想做哪一选择?”

    众人在心中做着判断:一面是风险不大的选择,可没有功劳,在秦人那没有份量,难说秦人会如何对他们;一面虽风险高,可得手后能在秦人那有功。

    且他们刺王杀驾、弑杀楚王,也更能表明他们投诚的决心,更在秦人那得到信任,消除他们在秦人心里六国旧贵的印象。

    几日后,蒙恬得到了昭岳等人派人送来的消息,并没有多少意外,这正是他所想的“另一惊喜”:投诚的那些六国旧贵同另外的六国余孽互相残杀。

    和平投诚,哪有这些人内部分裂,自相残杀好?

    无论哪方获胜,都能大大削弱六国余孽的力量,也是蒙恬所愿看到的。

    岛上的六国余孽实力削弱,更便于大秦日后轻松解决他们。

    蒙恬笑道:“尔等主上竟想做成此事,也罢,本将便与尔等信物,希望尔等不会让本将失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