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合并意向 (第2/3页)
国,哪怕她在陆地上的疆域再大,这一点都不能改变。”
赵训虽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如今的他已经成长了很多,在总体上还是能够以国事为重,听后顿时茅塞顿开。但是在对赵抗愈发五体投地的同时,赵训心中仍有疑虑,“可是海运在货物运输上固然有很大的优势,但在信息传递上却是最慢的,而且还要受到天气和海流的影响,这样一来朝廷的政令又如何及时传达到那些蛮荒海岛上去呢?而且若那些岛屿上出了什么变故,朝廷也来不及反应,相对来说陆地上可以利用驿站,那可要快捷得多了。”
“你说的这个问题至少目前来说还是不难解决的,现在赵国境内信鸽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目前大宋境内也正在开始推广,它们的速度比一般的驿站要快,而成本却要低很多。对那些离大陆不远的岛屿来说,完全可以通过信鸽网络传递重要信息,至于次要信息,慢点其实也没多大关系,难道不是吗?”,赵抗说到这里,突然眨了眨眼睛,“至于敌国入侵、大规模暴乱、严重灾害之类特别紧急的情况,我们还有一种瞬间传递消息的方法,海上一样是可以用的啊!”
“是烽火台!”,赵训很快就想到了,不禁愈发佩服赵抗的深谋远虑,但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了大海的阻隔,朝廷难以确实获知当地的实际情况是不争的事实,他很想知道赵抗是否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赵抗心想这些反正迟早都得跟赵训说清楚,就干脆侃侃而谈,“看来你也想到了这个问题,在海岛上由于信息不够通畅,对当地官吏的监管自然难度很大,中土传习千年的郡县直辖制度显然并不适合。所以我借鉴了西方(指大食与天竺一带,当时还不知道欧洲的存在)管理海岛的经验,打算在海岛等边疆地区推行地方自治制度,将行政管理的权力充分下放,朝廷只需安排好地方主官的人选即可。”
“这样做也许确实能够解决管理低效的问题,可是长此以往边疆地区很容易出现藩镇化倾向,到时候尾大不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