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一九 宋纪一(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一一九 宋纪一(二) (第3/3页)

穆陵,堆姓丘敦。是时,魏之羣臣出于代北者,姓多重复,及高祖迁洛,始皆改之。旧史恶其烦杂难知,故皆从后姓以就简易,今从之。

    魏主又以典东西部刘絜、门下奏事代人古弼、直郎徒河卢鲁元忠谨恭勤,使之给侍东宫,分典机要,宣纳辞令。太子聪明,有大度;羣臣时奏所疑,帝曰:“此非我所知,当决之汝曹国主也。”

    六月,壬申,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尚书令,以领军将军谢晦领中书令,侍中谢方明为丹阳尹。方明善治郡,所至有能名;承代前人,不易其政,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戊子,长沙景王道怜卒。

    魏建义将军刁雍寇青州,州兵击破之。雍收散卒,走保大乡山。

    秋,七月,己酉,葬武皇帝于初宁陵,庙号高祖。

    河西王蒙逊遣前将军沮渠成都帅众一万,耀兵岭南,遂屯五涧。九月,秦王炽盘遣征北将军出连虔等帅骑六千击之。

    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之,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谏曰:“陛下不以刘裕欻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遽乘丧伐之,虽得之不足为美。且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而徒有伐丧之名,窃为陛下不取。臣谓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则江南不攻自服矣。况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帅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师,可以兵不疲劳,坐收淮北也。”魏主曰:“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浩曰:“不然。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舋伐之。今江南无舋,不可比也。”魏主不从,假司空奚斤节,加晋兵大将军、行扬州刺史,使督宋兵将军‖交州刺史周几、吴兵将军‖广州刺史公孙表同入寇。

    乙巳,魏主如灅南宫,遂如广宁。

    辛亥,魏人筑平城外郭,周围三十二里。

    魏主如乔山,遂东如幽州;冬,十月,甲戌,还宫。

    魏军将发,公卿集议于监国之前,以先攻城与先略地。奚斤欲先攻城,崔浩曰:“南人长于守城,昔苻氏攻襄阳,经年不拔。今以大兵坐攻小城,若不时克,挫伤军势,敌得徐严而来,我怠彼锐,此危道也。不如分军略地,至淮为限,列置守宰,收敛租谷,则洛阳、滑台、虎牢更在军北,绝望南救,必沿河东走;不则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也!”公孙表固请攻城,魏主从之。

    于是奚斤等帅步骑二万,济河,营于滑台之东。时司州刺史毛德祖戍虎牢,东郡太守王景度告急于德祖,德祖遣司马翟广等将步骑三千救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