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56姐夫,你好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856姐夫,你好坏 (第1/3页)

    小王同学说想吃芸豆,唐植桐的第一反应是搞一锅豆角焖面。

    豆角焖面是中国中北部面食地区的一道常见吃法,分布区域以豫、冀居为主,唐家没这个吃法。

    唐植桐来这边之前吃过几次,感觉味道还行,可以试试。

    正宗的豆角焖面得有五花肉,煎出里面的荤油用来提香,不过眼下想整点肉相当有难度,唐植桐也不好凭空将五花肉从空间里薅出来,只能退而求次,用之前的库存荤油来代替。

    “我来摘芸豆!”一听丈夫要做豆角焖面,小王同学也来了兴致,毕竟叶主任是豫省人,她以前吃过。

    “里面都是木棍棍,容易绊着。凤珍和凤芝都闲着,没有有让你干活的道理。你歇着。”张桂芳一看儿媳妇要上阵,赶忙拦了下来。

    尽管民间有不满三个月不外传的做法,但身为婆媳,这种消息自然没有瞒着张桂芳的道理。

    张桂芳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这个好消息,自然不肯再让儿媳妇干活。

    这样一来,小王同学的家庭地位再度被拔高,已经稳居家庭榜首,到了哪个不长眼都得挨上一棍子的程度。

    “别看我,看我也没用。最多一会让你择个芸豆。”小王同学一时不适应家庭待遇的转变,向丈夫投来求助的目光,唐植桐没有依着她,不光亲妈操心,其实他也操心着呢。

    最终,摘芸豆的活还是落到了凤珍、凤芝姐妹俩头上。

    受民间口语、风俗、喜好影响,芸豆的别名多的令人发指,像什么四季豆、芸扁豆、豆角、敏豆、玉豆、油豆,不少地方甚至会统称为豆角。

    豆角和豆橛子是唐家院子里常年必备的两种蔬菜,虽然它们自带毒素,烹饪不充分时容易中毒造成腹泻,但在老太太的影响下,张桂芳并没有改变这种习惯。

    按照老太太的说法,豆角和豆橛子养人,所以才能把孩子养的那么壮、个头那么高。

    对于这种说法,唐植桐还是认同的。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在调侃山东是食物中毒率是国内的NO.1,不理解豆橛子都那么容易引起腹泻了,为何还要吃。

    唐植桐觉得这跟饥荒的烙印有关,豆橛子学名豇豆,好养活、产量大,到了夏季一块钱就能买一把,颇受老百姓喜欢。

    而且豇豆的蛋白质、钙、钠含量远超同期的其他蔬菜,实属六边形战士,菜农没有理由不种这种好打理的蔬菜。

    在这种饮食结构的影响下,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一跃成为全国之首。

    也有人说山东人的平均身高与经济水平有关,但唐植桐不是很认可这种说法。

    放眼全球,任何地方的经济再发达,富人也只是少数,大多数都是普通水准,剩下的一大帮更是为了碎银几两劳碌奔波。

    一旦牵扯到平均,为了碎银几两劳碌奔波的人哪有钱给孩子顿顿肉蛋奶猛咥?

    便宜的豆橛子和豆腐反倒成了摄入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豆角焖面的做法简单,手擀面做好后,略微撒上些植物油,用手揣鼓匀实,上锅铺平蒸五到十分钟即可备用。

    由于家里没有肉,唐植桐选择用荤油炸出大料的香味,然后下芸豆翻炒,再加入盐、酱油、海肠粉调味。

    倒入开水焖五分钟,盛出一碗汤备用后,即可将蒸好的面条放入锅中。

    把盛出来的汤再均匀的洒在面条上,盖上锅盖再蒸个三五分钟就可以搅拌均匀捞出来食用了。

    “哥,好吃!焖面是你在国宴上吃到,回来做给我们吃的吗?”凤芝自己干掉了一大碗,吃完后仍意犹未尽。

    “国宴上可没这菜,我跟别人学的。”唐植桐伸手又给妹妹捞了个碗底,递给她后嘱咐道:“吃完这些不能再吃了。”

    “嗯。”在得知只能吃这些后,凤芝进食速度就慢了下来,一边吃一边跟唐植桐打听:“哥,国宴都有些什么菜?比焖面还好吃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菜,你吃着好吃的才是好菜。”唐植桐照例回避此类问题。

    国宴的标准高,除了一盘盘精致的菜肴外,还有位菜。

    唐植桐去安东出海那次薅了些海参,尽管出海口的位置不是海参品质最好的地方,但怎么说也是野生无公害的,自家吃还是可以的。

    不过唐植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