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47下雨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47下雨了 (第2/3页)

。”小王同学可不愿这么惯着弟弟,小树不修不直溜,一味的忍让只会让他变本加厉。

    “把杏核给我,你再吃一个。”张桂芳听完并不掺和,只是递给儿媳妇一颗杏,换回她手里的杏核。

    张桂芳有分寸,昨儿是星期天,亲家母应该也是在家的,亲妈都不管,自己一个当婆婆的也不适合说什么。

    “行了,腌个三五天就能吃,每次少吃点,这玩意吃多了对身体不太好。”唐植桐将碗倒扣在坛子上,又在沟槽里浇上凉白开密封。

    小舅子挨揍就挨揍吧,他皮实,而且已经挨习惯了,三五天不来上一回,估计他都会浑身刺挠。

    “妈,咱今晚蘸大酱吃吧?”随着盛夏的临近,院子里的青菜也开始进入盛产期,腌完菜,还剩了些黄瓜、小白菜啥的,这几天在农场炒菜炒的够够的,唐植桐想歇歇。

    “行,这大酱不大硌吃,这阵子吃了一半多了。”张桂芳对此没什么意见,前阵子刚开始吃大酱的时候还有些不习惯,后面又吃了三五回,她现在不仅已经习惯了这个味,而且觉得味道很鲜,炒菜的时候往锅里放小半勺,不仅省了盐,味道也比从副食品店打的稀黄酱要好。

    “那就再下一缸呗,我看文文都把缸买回来了,这次多下几块。”在东北,大酱是可以酱一切的。

    青菜摘下来洗洗,蘸酱咔咔嚼;炒菜、炖菜放一勺,味道嘎嘎香;就连鸡蛋、鸭蛋都逃不出大酱的魔爪,大酱炒鸡蛋,东北的家常菜,出了东北就少见了。

    “那得再买盐去,咱家盐不够了。副食店也是,每家每户每个月就一斤的量,多了不卖。”一听说要腌大酱,张桂芳也顾不得收集杏核了,赶紧找出钱和副食本证,打算趁副食店还没下班,提前将下个月的食盐定量预支出来。

    “妈,您甭去了,一斤够干啥的,我去试试能不能刷脸吧。”唐植桐及时截胡,一斤盐下大酱确实不够看,而且接下来的一个月自家还要做菜,需求量不止一斤。

    “那哪行?你是干部,得注意影响。”张桂芳不同意儿子去刷脸,好不容易在街道树立了一点形象,因为这几斤盐毁于一旦,不划算。

    “emm……要不这样吧,咱先凑合过几天,等我开完会回来,我找朋友买点盐。”唐植桐本来想着自己借着去副食品店的名义从空间里薅点盐,既然老妈不同意,那就再等等,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也行。”张桂芳一琢磨,儿子说的在理,将掏出来的副食品证和钱又放了回去。

    今晚青菜蘸大酱,唐植桐就轻松了很多,趁着张桂芳做虎头鞋的工夫,把小王同学和凤芝吃剩的杏核拿到外面窗台上晾晒。

    虽然杏是三类物资,但杏仁因为可以入药,被划分为二类物资,老百姓家吃完杏后,没有几家舍得将杏核扔掉,都是晾晒一下,等干透用小铁锤敲打一番,要么卖掉,要么剥掉杏仁外面那层皮后给孩子当零嘴。

    多年以后,会有一种饮品叫杏仁露露,曾经红火一时,哪怕在饮料大爆发的年代,依旧能凭借独特的风味占据一席之地。

    凤珍回来的晚了一些,除了给她留的两个玉巴达杏以外,唐植桐还额外开了甜瓜一起分享。

    来这边之前,唐植桐吃甜瓜都是先削皮,然后将瓤给掏出来,只吃中间的果肉,但眼下嘛,削皮是不可能削皮的,瓤也是不可能掏的,因为瓤是甜的,甚至含糖量比果肉更高!

    洗干净表面,用刀一切两瓣,人手一瓣,直接生啃,皮都不带吐的。

    “哥,我写的作文被老师表扬了。”凤珍一边啃着甜瓜,一边跟唐植桐报喜。

    “嘿,你们老师还是挺有眼光的嘛。不错,再接再厉。”听到这个消息,唐植桐也高兴,毕竟作文的脉络是自己给妹妹梳理出来的。

    甜瓜是老品种,甜度不算高,一人一瓣吃完仍意犹未尽,唐植桐趁张桂芳在外面看炉子的工夫,又开了几个。

    “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