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39不速之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839不速之客 (第2/3页)



    唉,唐植桐放下报纸,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些新闻让唐植桐想起了一则没有刊登在报纸上的通知——《关于调运粮食的紧急指示》。

    通知会在后天下发,主要内容是四九城、沪县、津门、辽省粮库已空,四九城、津门、辽省存粮仅够支持四天,沪县仅够支持两天。

    “唐科长,看完的报纸能分我两张吗?”唐植桐这边刚放下报纸,就有同事凑了上来。

    “拿去看吧。”唐植桐心里有担忧但面上不显,听到同事的请求后笑了笑,递过去了一份报纸。

    起了这个头,就有人陆陆续续的过来借报纸,唐植桐没吝啬,全分了。

    几人拿过报纸去并非现在要去厕所,而是单纯的想解闷,农场这边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有一个大喇叭还是仅在有电的时候有选择的播放,农忙一旦闲下来,职工们就有些无聊。

    即便前面那些抢着拿报纸的,也并非个个现在就去如厕,而是先抢下一份,饭后能看看解解闷,等想上大号的时候还能让屁股少遭点罪,一举两得。

    一份报纸有好几个版面,这几位拿过报纸,立马有好几个人凑了过去,几人一伸手,报纸就分成了好几份。

    “嘿,瞧瞧,全国很多地方都在丰收,真是个好消息。”拿到今天报纸的那位在看了标题后,立马兴奋起来,眼睛里透着光。

    对此,有人当真,也有很多人不当真,这种报道就犹如“望梅止渴”似的,能看得到,却不一定能吃得到。

    就在此时,记者也听到了这位职工的动静,凑上前来跟他热烈探讨了一下粮食丰收的前景。

    唐植桐侧耳听着,越听越觉得这哥记者是不对劲,都是靠文字吃饭,段落大意从小就学,你告诉我代表了作家的思乡之情??

    可完蛋去吧!

    不曾想记者谈完意犹未尽,又走到了唐植桐面前。

    “厨师同志,你的手艺很好啊,感谢你做的菜,让我体验到了家的感觉。”记者上来就对唐植桐一顿夸,并伸出了热情的双手。

    “过奖了,大家伙干一天活挺累的,我只是竭尽所能给大家做好保障工作罢了。”唐植桐站起来轻轻的握住了记者的手,淡淡的回应道。

    记者是站着的,伸出来的手让唐植桐有种被居高临下的感觉,站起来后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变成了他居高临下面对记者。

    “有没有兴趣去人报食堂工作?那里有更加广阔的舞台。”记者缩回手,向唐植桐发出了邀请。

    “呵呵,没兴趣。”听到这个问题,唐植桐都懒得搭理他了,哪儿来的憨逼?在邮政的地盘上挖邮政的人?这是真把自己当厨子了?

    苏庆祥就在一旁,不仅目睹了两人的握手,也听到了谈话的内容,心中有些不悦。

    “苏处,你们聊,我去刷刷饭盒。”迎上苏庆祥的目光,唐植桐当即也不再理记者,弯腰拿起自己的饭盒大大方方的走了。

    旁边不少职工都目睹了这一切,已经有人笑出了声,这记者可真是门缝里看人,把唐科长看的扁的不能再扁了,邀请一位受过接见的身为大学生的四九城代表、邮电组织代表去当厨子?

    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还是没把邮电系统放在眼里?

    虽然人不是自己请来的,但苏庆祥也头疼,记者手里掌握着话语权,本来还想着让人家美言几句,体现一下市局在麦收中做的工作,哪成想在这僵住了?

    眼瞅着记者的脸色已经快憋成猪肝色了,苏庆祥才将他拉到一旁,说了下唐植桐的身份。

    这下,反倒是记者意识到是自己唐突了。

    有了这一茬,在接下的采风中,记者倒是安分了些。

    下午,伴随着生产队上工的钟声,职工和学生们纷纷起床,有帽子的戴帽子,没帽子的顶着太阳去上工。

    由于中午已经吃过一波冰棍,所以下午四点半的时候,唐植桐才起身将箱子绑在自行车上送过去。

    盖在箱子上的大冰块还剩下一半多,曲毅没打算浪费,用井水简单冲洗一遍,搬到案板上用斧子砸开,然后放进熬好的绿豆汤里,一锅冰镇绿豆汤就布灵布灵的做好了。

    在麦田边,唐植桐没有发现苏庆祥和记者的身影,过来拿冰棍的职工向他透露了一则消息:“那记者嫌麦子太稀疏,让咱摆拍的密一点,苏处没同意。”

    “呵,真特么敢想啊!”唐植桐秒懂,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