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 心理克隆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2 心理克隆计划 (第2/3页)

收到信后因为缺乏弗洛伊德对脑神经学、生理学和药物学,更重要的是潜意识精神分析理论的素养,也没怎么当回事。1836年,弗利斯去世八年后,弗利斯太太出于生活需要,将这些书信卖给了一个书商,结果弗洛伊德大为恼火,坚决不允许自己早年的个人**印成书流传出去,书商也没能出成书,这些书信大多都四散无踪了。?

    黄教授得到这十几页书信后,如获至宝,尤其是弗洛伊德的这种狂想,专业正好涉及到他所涉猎的各个学科。他由此获得了灵感,立即着手研究这种心理塑造外貌的可行性。他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一种理论,称之为“心理—生理趋同性”理论,用心理暗示配上一些容易引起皮肤骨骼变化的药物,长期观看某个人的照片和生理、心理资料,能使另一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趋同于那个人。?

    理论研究成功后,黄瀚生立刻开始进行试验操作,一个神秘而可怕的实验开始了,他称之为“心理克隆”计划。?

    黄瀚生收养了几名不到一岁大的婴儿,使用“心理—生理趋同性”理论开始了恐怖的造人实验。实验过程极端复杂,黄教授大量缺乏资金,于是他把这几个婴儿定向培养为一些大财阀大家族的继承人模样。黄教授在教育界也颇有知名度,被好多大财团聘为家庭顾问、心理顾问,他利用这些便利条件,收集了这些大财团继承人的详细资料,大到成长发育,小到个人嗜好,日常趣事,详细分析这些幼小继承人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

    然后利用暗示和照片等视觉影响,将这些资料灌输进试验品的大脑,让两种人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长成相貌、心理、体制完全一样。这等于说是一种心理改变DNA的过程。其间的繁复浩大可想而知,黄教授经过无数次失败,结果成功培养出三个试验品。?

    那就是一号:冯之阳;二号:马骏;三号刘汉阴。?

    目标对象分别是上海东盛实业集团、上海马氏控股集团、广州时代天河集团三个大财团的继承人。当然名字也叫冯之阳、马骏和刘汉阴。三个试验品与他们的模样、体质、身材、心理特征一模一样,简直无法区分。?

    “原来他们……他们都是假的?是一个替代品?”郎周惊叫着,也不知道是背部的伤口在痛,还是心底一种隐隐的恐惧让他浑身颤抖。?

    “可以这么说。”杜若说,“但是这个克隆计划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连心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