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七十三章 开刀重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百七十三章 开刀重臣 (第2/3页)



    政事堂里这么多人,赵孝骞不可能每个人都记得住。至少甄庆说的这两人,赵孝骞是真没印象。

    “证据确凿吗?”赵孝骞问道。

    甄庆点头:“确凿,皇城司不仅拿到了朱珍亲笔画押的供状,也在他的府邸书房里搜出了一些证据,可以佐证朱珍一直受这二人指使,以前就干过不少贪墨和以权谋私之事。”

    “前日朱珍带头煽动两百余朝臣跪宫门请愿,也是受了参知政事李邵和尚书左丞洪韬的指使。”

    “此二人对官家设立监察府一事反对尤为激烈,大约是以前干过不少亏心事,监察府若建起来了,担心会翻出他们以前的旧账,于是铁了心要搅黄了它。”

    “所以他们便指使朱珍带头煽动朝臣跪宫门,妄图以人多势众逼官家妥协,放弃设立监察府。”

    赵孝骞长叹了口气,道:“很好,看来确实该拿政事堂开刀了……”

    “甄庆,传朕旨意,皇城司准备拿人。”

    “臣遵旨!”

    …………

    政事堂内,这几日气氛有些压抑。

    宰相们在跟皇帝较劲,这并不是轻松的活儿,大家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尤其是章惇,更是忐忑不安。

    官家最近的一系列动作,看似处理的都是一桩桩偶发的事件,可实际上每一件事都是对政事堂的施压,并且前前后后发生的事,节奏都控制在官家手里,主动权也都在他手里。

    这场君臣暗地里的较量,政事堂已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是的,君臣目前表面上仍然维持着和睦亲切,这几日朝会照开,章惇照常在朝会上奏事。政事堂送进福宁殿的奏疏,赵孝骞也正常批阅。

    一切风平浪静,大宋朝堂仍然是团结的领导班子,奋进的领导班子……

    只是私下里,赵孝骞已拒绝了章惇的觐见,并且再也不提设立监察府的事,仿佛这件事不过是赵孝骞随口一提,转眼就忘了似的。

    朝堂官场,越不做声,事儿越大。

    章惇不会天真地以为,官家真把这事儿给忘了。

    看看最近几日发生的事,两百余朝臣被罢免,朱珍被冰井务拿问,三名骂得最脏的犯官被送进大理寺……

    所以,朝堂果真风平浪静吗?

    明明是山雨欲来。

    章惇越想越不安,这位官家的性格太强势,他要做的事,一定要做成,容不得任何人反对,而且永远不会妥协。

    明知他是这样的性格,自己这个宰相非要跟官家闹得如此不愉快,有必要么?最后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章惇是最后的赢家,官家被迫妥协了,那又如何?

    天下官员的权力和利益或许保住了,可他章惇,也已在判官的生死簿上挂号了。

    所以,他到底在为谁而战?为了天下那些官员的权力和利益,他这个宰相便豁出身家性命跟官家斗到底,有这个必要吗?

    沉沉叹了口气,章惇知道自己已经动摇了,从昨日与苏辙的一番对话后,他就开始动摇了。

    苏辙有句话没说错,站在大宋社稷的角度去看,设立监察府一事真的错了吗?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件事对大宋社稷是有益的,它的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