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百六十七章 任用监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八百六十七章 任用监察 (第1/3页)

    关于分立监察权一事,政事堂内的群臣明显感觉到,赵孝骞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强硬,步步紧逼。

    显然官家下定了决心,此事不容任何商量与质疑,必须要把朝廷的监察权独立出来,并且在大宋形成长期的固定的架构,以法律的形式明文确立,不容后世更改。

    这已不仅是分政事堂之权那么简单了,它无疑是给大宋所有的官员头上加了一道金箍,以后无论朝堂还是地方,官员想要歪曲政令,想要贪墨腐败,想要以权谋私,都将受到皇帝眼线的直接监管。

    试问哪个当官的愿意被如此束缚?

    政事堂内,章惇沉着脸没吱声,中书侍郎苏辙也没吱声,二人分别是新党和旧党的领袖,他们不吱声,别的官员自然不便说什么。

    赵孝骞仿佛根本没看到众人难看的脸色,只是淡淡地道:“此事宜当速行,度支司应马上拨出钱款,在汴京御街选址,建下监察府。”

    “政事堂和吏部拿出最近几年御史台官员考评名册,从中选出品行良好者,刚正不阿者,调入监察府任职。”

    “监察府首官,可称‘监察大夫’,官阶二品,与宰相同级,其下置副官二,分别称‘监察左丞’与‘监察右丞’,分治京畿与地方。”

    “首任监察大夫,朕属意门下侍郎韩忠彦任之,监察左丞由大名知府吕惠卿任之,监察右丞由真定府通判李清臣任之。”

    “以此三人为基础,构建监察府班底,其中皇城司官员不任职,但对天下官员有监察之权,并且皇城司官员只对朕负责,不受政事堂和监察府任何节制。”

    听着赵孝骞一系列的人事任命,政事堂内群臣眼皮猛跳,冷汗不由渗透了后背衣裳。

    这些人事任命,不是官家临时起意,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首先看他对监察府的定义,是不受政事堂节制,只对皇帝负责,其次是皇城司对监察府另有监察,也就是说,监察府的官员也不可能随心所欲,他们的上头还有皇城司盯着呢。

    其次再看官家对监察大夫和左右丞的任用,监察大夫是韩忠彦,此人在朝堂上甚为出名。

    韩忠彦最出名的地方在于,他的政治立场很模糊,多年来游走转圜于新旧两党之间。

    看看人家的履历,元祐年间,旧党当权,韩忠彦任户部尚书,迁知枢密院事。

    绍圣年间,新党卷土重来,韩忠彦从资政殿学士,改任大名知府,后调任回京入政事堂,任门下侍郎,相当于副宰相。

    无论新党还是旧党当权,韩忠彦都如履平地,官职始终不离权力中枢,仅看这一点,就知道此人在官场上的生存能力是何等的厉害。

    其次再看左右丞的人选,吕惠卿和李清臣二人。

    吕惠卿曾是铁杆的新党官员,早年王安石在世时,吕惠卿与王安石简直情同师徒,一直以弟子礼事王安石。

    当时世人将王安石比作孔子,而把吕惠卿比作孔子门下弟子颜渊,可见二人的关系何等亲密无间。

    后来吕惠卿与王安石却因朝堂权力之争而反目,吕惠卿被屡屡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