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照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照面 (第2/3页)

不到。

    有钱人的快乐,不是去模仿别的有钱人,而且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计成本。

    梁超伟没事做飞机去伦敦喂鸽子,是文艺浪漫吗?

    不,那是有钱有闲。

    同时,也说明老哥有颗向往不列颠的心。

    下了飞机,邀请刘家母女一块去参加晚上的《叶问》点映场。

    很多电影都会做点映。

    挑一个好时段,好影院,播上几场,看看效果,做做宣传。

    也是为了给院线看播出后的反应,会小幅影响初期拍片。

    “谢谢。”点映开始前的休息室内,趁着没什么人,刘茜茜凑近了些,小声说道。

    “这次你付出了很多资源来帮我。”

    “我会一直记得的。”

    “你高兴就好。”张远没有和她矫情,说些“我俩不用说这种话之类的话”。

    “有什么是我能为你做的吗?”

    “暂时没有,你好好工作和休息就好。”

    “还有,少上网看那些娱乐新闻。”

    “不,我觉得完全逃避不是办法。”

    “我会偶尔潜水看一些。”

    “而且仔细看就会发现,其实不光有虚假新闻,也有很多人是在真诚的支持我,或者真诚的批评我。”

    “并非全世界都是黑色的。”

    张远欣慰的笑了,她能这么想,说明又成长了些。

    果然成长道路就是磕磕绊绊,得经历些痛苦。

    一帆风顺未必是好事。

    “我猜,你是想用我来做些事,对不对。”她歪过脑袋,用质疑的眼神看向自己。

    “你不用紧张,我没意见,只要对你有利就好。”小龙女见他紧张,憋笑说道。

    “我会找一个对我们都有利的办法。”

    “我相信你能做到。”

    点映场开始。

    除了少部分来捧场的同行,院线老板,大多是观众,但不是普通观众,是经过挑选的粉丝。

    总得弄得热闹些。

    所以当灯光渐暗,影厅陷入黑暗后,观众的热情并未随着光亮的消失而散去,反而愈发高涨。

    传统功夫,讲究化劲。

    电影也一样,讲究化劲。

    什么是电影的化劲。

    就是想让你笑的时候就笑,想让你哭的时候就哭。

    一开始,当观众们看到廖师傅被连连击退,金山找被打到浑身痛。

    影厅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好似就是一部微微带着点喜剧气氛的传统动作片。

    直到零式战斗机的轰鸣声响起,银幕上用最简单的文字讲述着那场近乎亡国之战的到来。

    画面灰暗了下来,色调灰暗了下来,片子的氛围也灰暗了下来。

    当叶问从一位大少爷,变成了需要铲煤度日的苦力。

    张远能够观察到,在荧幕亮光反射下观众的面庞也变得愈发严肃。

    什么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无论本是何等人物,战争一开,个人命运都只是国家命运的缩影。

    国将不国,哪还来的尊严,武德。

    在沉重的背景下,故事又推进到了武痴林被击杀,廖师傅被偷袭枪杀。

    这会儿观众,或者说每一位华夏人心底最深处的厌恶和民族情绪已经被激发出来。

    心情就像一枚弹簧,被压到了最低点。

    那么,此时要做的,就是松手,让弹簧高高跃起。

    “我要打十个!”

    当影厅内响起这道怒吼时,电影的化劲已成。

    而紧接着精彩打戏,便是释放压力的最佳出口。

    光有精彩的打戏,能算好片吗?

    能,但是落伍了。

    20年前行,现在的观众已经看腻了。

    就像与功夫皇帝合作过多次的王晶所说。

    “你再会打,也不可能有李连界打的漂亮。”

    老李就是那种学神。

    同样的动作,一模一样的流程,他就是能做到比别人更行云流水。

    同样的,如今好莱坞的动作片,其场面的火爆程度,真的超过《第一滴血》,《终结者》很多吗?

    技术是进步了,但除去技术外,视觉刺激的强度进步,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碟中谍》和《速度与激情》为什么越拍越夸张。

    就是因为得不断把视觉刺激推高。

    可国产功夫片,不可能像外国CG电影一样,不断的技术进步。

    人体是有极限的,早就达到了。

    所以,当视觉体验达到极限时,情绪价值就格外重要了。

    怎么让观众愿意看你的动作戏,这才是学问!

    叶师傅打十个华夏武师,和打十个岛国鬼子,那提供的情绪价值能一样吗?

    爱国题材,就是为动作片,提供了情绪冲击,来让观众愿意看你打。

    张远仔细观察着众人的反应。

    有咬牙的,有握拳的,有轻轻跟着挥手的。

    传统功夫片,解决了打的好看。

    而现代动作片,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打。

    观众代入了,沉浸了,看的才爽。

    影片的起伏跌宕,就是为了让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得情绪释放。

    所以《叶问》这部戏的后期剪辑,基本是一段铺垫,一段上价值,然后开打,再一段铺垫剧情,再上价值,再打,如此往复。

    观众看完后,就像《大宅门》里白七爷看完郑老屁吃了一整桌菜的早期吃播一样。

    痛快,真TM痛快!

    看吃饭能学到什么?

    什么也学不到,但快乐呀。

    若是学到粒粒皆辛苦,不浪费粮食的道理,那是观众自己的造化。

    若是看完《叶问》,观众更爱国了,那也是他们的造化。

    啪啪啪啪……

    全片完,灯光亮起后,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这是我近几年看过最好的动作片。”

    “我现在很激动。”

    “我觉得这部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