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30 一千万美金?这是学民你立的军令状?(六千字求追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430 一千万美金?这是学民你立的军令状?(六千字求追订) (第3/3页)

老厂长说的是真的?我们拍的《太极》,是要送去柏林电影节?”

    他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栗,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

    整个拍摄过程中,程学民只说过“要拍一部能让外国人看懂的武打片”,从没提过电影节半个字。

    黄健中一直以为,这不过是部争取在国内多卖点拷贝,最好能超越前面的《牧马人》的普通武打片。

    可从来没想过,送到外面去参加国际电影节,毕竟就从来没有过先例。

    可是现在听老厂长说,他们打一开始筹备拍摄这部武打片,就是奔着泊林电影节去的。

    好家伙,他这个执行导演竟然一个字都不知道。

    程学民看着他通红的眼睛,知道瞒不住了,只能点了点头:“是真的!本来打一开始,我就准备把太极送出去参展。”

    “参展……”黄健中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突然笑了起来,笑声里却带着哭腔,“我还以为你天天盯着剪辑,是怕过不了审……原来你是奔着国际电影节去的……”

    他想起程学民要求重拍十七遍的推手镜头,想起为了找合适的二胡乐手跑遍整个燕京,那些当时觉得“吹毛求疵”的细节,此刻突然有了答案。

    汪杨在旁边叹了口气,递给他块干净毛巾:“健中,你也别太激动。这事儿没提前告诉你,是怕你有压力。”

    他顿了顿,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其实还有件事,学民没跟你说。”

    黄健中抬起头,眼里还蒙着层水雾。

    “之前文代会开幕式,学民被廖老邀请进了海子里,你是看到的吧?”

    “啊!看到的啊!”黄健中点点头,文代会他也是受邀参加了的,开幕式上的事情,他当然看到知道的!

    “知道为什么吗?”老厂长又低声问道。

    “不说是学民写的《高山下的花环》……”黄健中没有再说下去,因为他看奥老厂长的眼里,有着奇异的光。

    “那是因为学民向廖老立了军令状。”汪杨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炸雷一样在试映室里炸开,“《太极》不仅要去柏林,还要赚回一千万美金的外汇。”

    “一……一千万美金?”黄健中刚拿在手里的毛巾“啪”地掉在地上,他踉跄着后退两步,撞在身后的放映机上,发出“哐当”一声闷响。

    一千万美金?!

    这个数字像座大山,瞬间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要知道,现在国家虽然在号召全国各单位各工厂,积极创汇。

    但据黄健中他所知,就是他们文化口子一整年的创汇成绩,也不过区区上百万美金外汇而已。

    更估摸着他们燕影厂全年拍的所以电影片子,所卖的拷贝全部加起来,都可能没有一千万人民币!

    可现在老厂长他竟然说,程学民要带着《太极》一部电影去泊林,要赚一千万美金外汇回来!?

    这这这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好吧!

    “学民,你……你疯了?”黄健中看着程学民,眼神里充满了惊恐,“我们的电影在国外根本没人看的!”

    “去年中影那边送出去交流的片子,据说连影院都坐不满,最后还是大使馆出钱组织华人去撑的场!”

    一千万美金外汇的军令状,在黄健中眼里就是天方夜谭,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啊!

    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拍的电影拿出去,根本就没有市场,人家老外根本不喜欢看,也看不懂我们的电影。

    就这!

    别说赚一千万美金外汇回来,就是赚一百万,十万都不可能!

    因为中影集团那边又不是没有送出去过,哪一次不都是他们自己掏腰包,赔本赚吆喝?

    程学民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捡起地上的毛巾递给他,说道:“老黄,你先冷静点。你觉得《太极》和那些片子一样吗?”

    他指着银幕上定格的画面,“我们拍的不是刻板的说教,是能让所有人看懂的故事!

    正义战胜邪恶,柔能克刚,这些道理不分国界。”

    “可那是一千万美金啊!”黄健中几乎是吼出来的,声音里带着绝望,“就算每个外国人都掏一块钱看,也得有一千万人看才行!这可能吗?”

    “还有,我们怎么出去?听说那些国际电影节,都是有邀请函的!我们没有邀请函,出都出不去!”黄健中更说出了一个致命问题,他们拍的电影上不了泊林电影节。

    “学民,健中确实说到了关键,要是不想惊动中影那边,太极确实不好送出去!”老厂长闻言也点点头,万事俱备,就剩这最后的东风了!

    程学民没说话,只是从帆布包里掏出份文件,上面是小姨顾秋娜从泊林寄来的市场分析,欧美影院对东方武术片的需求正在上升,尤其是带有哲学元素的作品,很受艺术院线欢迎。

    “我们不跟好莱坞比票房。”程学民的手指在“艺术院线”四个字上敲了敲,“泊林电影节有七十多家合作影院,只要能拿下其中十家,再加上录像带版权,一千万美金并不是不可能。”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黄健中身上,“老黄,你拍的打斗戏里,有股子中国人的韧劲,这是别人拍不出来的。就凭这个,我们就有底气。”

    黄健中看着文件上密密麻麻的外文,又看了看程学民笃定的眼神,突然觉得腿一软,顺着放映机滑坐在地上。

    他想起拍《太极》时,程学民总说“要让外国人知道,我们的功夫不只是打打杀杀”,当时只当是句口号,现在才明白,这句口号背后藏着多大的野心。

    “这……这要是完不成呢?”黄健中喃喃地问,声音里带着颤抖。

    他知道军令状的分量,完不成的后果,可能是整个燕影厂都承担不起的。

    “没有完不成。”程学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汪杨走过来,把黄健中拉起来,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健中,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等片子在泊林火了,你就是我们第一个走向国际的大导演!”

    黄健中望着银幕上那片翻腾的云海,突然觉得眼睛又开始发酸。

    他想起自己刚进电影厂时,师傅说的“拍电影就像种庄稼,你得信它能结果”。

    当时不懂,现在看着程学民年轻却沉稳的脸,突然就懂了。

    有些种子,看似不可能发芽,可只要肯浇水施肥,说不定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配乐……配乐用中央乐团的。”黄健中突然开口,声音还有点发颤,却透着股豁出去的劲,“我认识他们的指挥,我去求他,就算不赚钱,也得让《茉莉花》在泊林响起来。”

    ……

    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