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唯才是举 (第2/3页)
:“我主魏公素来仁德,有好贤之风,以将军之才,倘若归顺河北,位岂会是止于一杂号将军,会当受下镇西将军之号。”
尽管没有得到来自袁绍的授权,但郭图还是敢于漫天开价,只要能兵不血刃的拿下滏口关,口头上的虚言算不得什么罪,反倒有一桩泼天的功劳降临在他身上。
“镇西将军?”沈弥眉毛一挑,似是色动,但他接下来的话语,说明他不是心动,而是未敢置信:“不知魏公帐下,有什么人任着镇字开头的将号?”
郭图不由语塞,这四征四镇的将号,袁绍还真没颁下过,不过他也有应对的说辞:“正是因为没有颁下过,所以须得将军这样的大才,才得颁下镇西将军这等要职,不然岂不是辱没了镇西将军的将号。”
接着郭图挑拨了一句道:“如秦王帐下,虽是有镇西镇东的将号颁下,可得授其号的是何须人也?”
“镇西者,吴懿,镇东者,黄权,盖皆是秦王之姻亲,可见秦王内外有别,亲疏有分,以将军之才具和武勇,每每临战先登,死不旋踵,却是因非秦王姻亲,竟不得一‘镇’字,这岂不是赏罚不均,有失人望。”
“而反观魏公,魏公唯才是举,不纠出身,如麴义,为汉羌之种,魏公却亲而用之,如颜良、文丑,出身寒门,得魏公简拔,一朝居于殿堂之内。”
“如先生言,魏公果这般爱才,用人唯才。”沈弥轻哂了一句道:“那不知,河北州郡,各州的州牧,魏公用的都是什么人?可是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郭图再度语塞,这件事情不好争辩,盖因袁绍占据冀幽青并四州后,分置三子各据一州,又着高干任并州,三子自不必说,连着高干也是因为袁绍外甥的缘故,才得以担任并州刺史。
这样的情况下,辩解袁绍唯才是举,确乎有些为难。
郭图强自辩解了了一句:“先是河北初定,四境需要信得过的人把守,所以魏公才分遣诸子各治一州,非是因亲疏而用人,将军切莫误信旁人蜚语,对魏公有什么误解。”
“先生倒是会强词夺理,口舌上的功夫不错。”沈弥哂笑了一句道:“而今河北为魏公所得数载,难道还没有稳定下来吗,此外魏公信得过的人唯有儿子和外甥吗,幕府治下文武成群,竟无一人可信?”
说到这里,沈弥伸出手对着郭图做了个禁言的手势,他接着说道:“我主秦王用人,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不问出身,有才之士,虽是一介卑下的奴隶,也会得到简拔,无才之人,就算是出身名门,屡代公卿,也只得沉沦下僚,无出头之日。”
“先生所言亲疏有别,内外有分,非是我主的作风,实是魏公的为人行事。”
“说来以先生之才,我主秦王往日多加赞扬,言先生足智多谋,才为世出,而先生于河北不过忝居冀州从事,莫不如转投某关中,来日一展胸中所长,得以封侯拜相,岂不美哉。”
对于刘璋赞扬郭图一事,沈弥非是虚言,当日他在长安列于席间,坐听刘璋和一众文臣讨论河北士人,当论及郭图时,刘璋出言赞道‘郭图者,大才也,头脑清澈,才为世出,恨不能为孤所用。’
是故沈弥才没有在郭图前来劝降时,一箭干脆的射杀郭图,而是放任郭图登上城头,他在想若是能够反过来劝降郭图,到时候将郭图递到长安,刘璋多半会心中开怀。
“罢了,将军即是执迷不悟,不顾摆在眼前的大好前程,如此这般,图只好去了。”郭图见沈弥态度坚决,心中直骂‘不识时务的蛮子’,但面上的话还是说得敞亮。
“来人,送郭先生下楼。”郭图要走,沈弥也不强留,他挥了挥手,示意帐下武士将郭图再用吊篮放下城墙。
武士们听令而行,将郭图自城头放下,在吊篮抵近地面的时候,郭图一个跳跃,跨出了吊篮,神色不爽,口中直道晦气的向着张郃所在的营寨行去。
‘该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