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这个新一年,又有新想法了 (第3/3页)
来。
说明什么?说明信了也没办法保佑着让自己更好,不如不信。
铁兰花从这方面讲,妥妥的实用主义。
菜肴很丰盛,李龙给拿过来的小白菜、辣子、西红柿今天都做上了。孙家强还提着两瓶酒。
“明天还要上班,今天不喝多,一个人喝几杯,解解乏,晚上睡个好觉。”孙家强是这么说,“后面有机会,咱们再好好喝。”
第一杯酒他就是敬李龙一家子。按理说头一杯通常是过年酒,毕竟还不到十五,但大家都知道孙家强的经历,也知道他和铁兰花结婚不容易,没李龙,他都落不了户。
现在落户的政策越来越紧了,从口里来的人想要落户特别困难,所以孙家强是庆幸自己选了跟着李龙。
孙家强铁兰花是真心感谢这里的这些人,甚至于包括梁双成。
梁双成过来后,孙家强的工资并没有降,回家的时间多了,铁兰花略微轻松一些,心态也变了。
就是啊,何必搞得那么紧张呢?多一个人干活不好吗?以李龙的性格,只要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是不会把人开掉的。
至于在收购站能干多久——按孙家强和铁兰花的格局来说,他们觉得这个收购站能一直干到他们老掉。因为生意太好了,而且是垄断生意,根本没有竞争者啊。
收东西是顾博远,卖东西是李龙,他们没办法知道具体收入多少。
但猜一猜,大致是能估算得到的,按他们的想法,一个月怎么也得有好几个万元户的收入了。
而且李龙还有人大代表、全国表彰的先进个人顶着,除非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否则基本上不会有人去动他。
从和顾博远聊天的只言片语能听出来,李龙背靠的关系可不仅仅是县供销社,还有州社,以及乌城的一些人。
不然怎么能以一个临时工的身份,开着象征着领导身份的吉普车?
就凭这些,孙家强和铁兰花的一致决定,要紧紧抱着这条大腿。
以后的好日子,必然是要来了。
当然,今天吃饭主要是感谢,然后就是过年的饭。
大家都很开心,梁双成虽然干了一个冬天了,但这样的场合还是头一回,有种加入组织的感觉,很欢快,主动和顾博远、李龙、孙家强一家子碰了一杯。
他年轻,身体素质不错,喝点酒倒也不至于醉,就是脸有点红。
等大家都吃得差多,也就散场了。
杨大姐留在这里帮着铁兰花一起收拾,李龙和顾晓霞则抱着已经睡着的明明昊昊回去了。
半路上,顾晓霞突然问道:
“你说,这个肉干真的能做成生意吗?”
“要想做的话肯定是可以的,不过在咱们县里,买的人应该不多,主要看外面。”李龙给怀里的明明掖了掖衣服,随口说道,“等黄磊过来,可以问问他。他在口里就是搞食品的,那边的市场他应该比较清楚。”
他有点奇怪顾晓霞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了。
“我觉得杨大姐要搞饭馆,不如搞这个。”顾晓霞一边走一边分析着,“饭馆的话,一天到晚就和锅台打交道了。如果做这个,能做出规模的话,那就可以建个小厂,杨大姐也就不那么忙了……”
和杨大姐、韩芳一起生活这么久,有感情了,顾晓霞也学会替别人考虑了。
“嗯,那样的话,倒是可以试试。不过还要看杨大姐自己的想法,当然还要看口里的市场行不行,毕竟这玩意儿要做出来,没市场的话,那真就白废。”
虽然往后二三十年,这玩意儿很火,卖得很贵,但想买的人很多,但现在有有没市场,李龙也没把握。
当然真要做的话,自己必然要参一股,不然的话,黄磊那边都不会开这个口子。
这事先放在一边,得等问了黄磊再说。
当然还可以问问其他人,包括赵辉。今年赵辉和黄磊一样,在冬天卖牛羊肉方面赚了一小笔,应该也会接触到相应的人了。
燕京那边可以给驻京办提供一批作为礼物,那样的话,就得考虑包装的问题了,还挺麻烦的。
不想那么多了。李龙他们带着明明昊昊回到大院子,把带回来的骨头丢给小黑,然后就进屋休息了。
接下来几天果然如李龙所说,仿佛那些过年在家的二道贩子要报复性做买卖一样,每天来到收购站卖东西的,不少于四十个,每天拿出去的钱,都超过了一万。
一直到正月二十二,来的人才开始逐渐变少,这也是相对的。
天气慢慢变暖起来,从正月初十开始,就没再下雪,天一直是晴的。
就在大家以为这晴天会持续到雪化的时候,一场鹅毛大雪再次袭来,短短半天,地面上的雪就已经达到了四十公分!
这时候,李龙正在山里和哈里木他们商量着接下来的一项工作——做肉干。
是的,黄磊联系上了,那边肉干是有市场的,他让李龙做一批出来,先发过去再说。
那就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