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年礼收不停,盛情难却啊 (第3/3页)
归他管,搬皮子的事情交给别人,他带着李龙去开票。
“指导员呢?”在司务长室里,李龙问道。
“休假去了。”大老陈一边开票一边说道,“每年冬天过年,指导员基本上都要回老家过年。”
“咋不把家里人接过来?”李龙好奇的问。
“来过,说不适应,又回去了。”大老陈开好票交给李龙,笑笑,那笑意里带着嘲讽,“八成是嫌咱这地方落后呗。”
李龙没再说话,把钱一沓沓从自己的背包里取出来,放在桌上,让大老陈清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很正常。
实话实说,连队所处的位置已经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了,说落后是正常的。
兵团的职工一代代人把这里建设成了园小镇。最开始他们进驻的时候,那才叫荒凉,不说一毛不生,只能说不适合人类居住。
这些职工用了半生时间,把这里建设成适合人居住的居民点,对比以前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这种改善是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也是他们亲身能体会的。
所以那些没经历过这里情况变迁的人直接一句落后,在他们眼里,相当于把他们的努力全都抹没了。
那怎么能共情呢?
我们不知道这里落后吗?但以前呢?这里改变已经很多了,虽然现在还很落后,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所以,嘲笑,就让大老陈很不爽。
李龙没说话,他是过来人,可能看事情更通达一些。毕竟这是个角度站位的问题,他肯定乐意站在大老陈的角度上,因为这种发展建设有他的一份努力——就北疆来说。
但人家不喜欢这里,也很正常,毕竟从口里过来到这沙窝跟前,心理有落差是难免的。后世那么多从口里考到北疆的公务员事业编,来了不到三个月就跑路了,不是一样?
和心理预期相差太大,会受不了的。
钱付清,大老陈又带着李龙到了外面。
“快过年了,我们这边也没啥好东西,就给你搬一些土特产。”王明军也在外面,给李龙说,“打来的黄羊马鹿给你一样拿一头,这是清好膛的克郎子。兔子有个十来只,野鸡也有个七八只,你别嫌弃。
另外我们自己酿的酒,白杨酒厂的人过来都说好呢,给你提上两笼子,拿回去给你大哥老李喝,他喝这个酒不上头。还有一些零碎的东西,蜂蜜、咸菜之类的,咱们这关系,我给你拿,你就收着。”
李龙笑着看着年轻职工往车上搬东西,还真就没推辞。
“这就对了嘛,走走走,吃饭。今天不喝酒,不过冬天嘛,咱们还是要好好吃一顿的。”王明军笑着说。
李龙也笑了。看来王连长为了清雪机,都能忍着不喝酒了,这说明啥?说明连长大小事,急事缓事还是能分清的。
饭菜果然很丰盛,符合李龙对兵团老大哥的认知——大盆羊肉,大盘马鹿肉,大盘辣子鸡,大盘……全桌就两个素菜,一个酸辣洋芋丝,一个凉拌豆芽。
“唉,冬天嘛,没啥好菜,”大老陈很谦虚,“将就着吃,等到夏天就好了,哪怕是开春,我也能给你们弄些更好的。”
“已经很好了。”李龙笑着说,“这放国营饭店里,没有二三十块钱,哪里能拿下?”
他心里的真实想法是,这要放到后世,没有一千块钱这一桌子菜可别想端上来!
没喝酒,吃着就很快也很舒服,聊着也很顺畅。
吃完一抹嘴,王明军摇了摇头说:
“这不喝酒,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连长,咱们正事要紧,这吃的不算啥。后面机会还多着呢。秋天如果还扎大扫把,咱们不还得过来吗?”
“对对对。”大老陈也说,“连长,不差这一顿的,别说秋天了,等到开春,咱们库房里保准又能弄到不少皮子。到时……”
“对对对,就是这个。”王明军笑了。
搭上了李龙,连队职工的副业钱多了,队部的家底也厚实起来,多少其他连队羡慕着呢。
所以王明军觉得和李龙这条线一定要维护好。
当然他也不担心,有李建国这个关系在,不管怎么样,李龙都不会亏着连队。
刚才大老陈抽空给他交了底,王明军就越发满意——这李龙啊,还真是不错!实在!
从王明军的连队出来,李龙能看得出来,司机师傅也很开心。吃的好不说,走的时候大老陈还给他拿了两盒烟,这样的待遇在前几年比较普遍,这两年没那么好了。
汽车开出连队,上了正路没多远,就看到有人在路边拦着,司机注意力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师傅,到前面那里靠边停车,这是找我的。”李龙眼力好,远远一看,就笑了,这不是十三连那个连长赵宗明吗?
不光有赵宗明,他还带着两个小伙子,脚下大包小包放着东西,旁边还有一台小四轮拖拉机。
李龙立刻就清楚,这是冲自己来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