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旧学新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旧学新路 (第3/3页)

说道:“臣跟徐相公花了几个月时间,先是提审了涉案的犯人,又去礼部,把去年春闱的试卷,尤其是那几个举发之人的试卷都调了出来,认真看了一遍。”

    杜相公顿了顿,低头道:“这几个人,能在官报上,闯出偌大名声,文采是有的,尤其是那姓骆的书生,词章华丽,才学不俗。”

    “只可惜。”

    杜相公摇头道:“他参与的是实务科,文章华丽,但是到具体实处,有些空洞,臣与礼部一众官员看了几遍,都认定,在取与不取之间。”

    皇帝陛下“唔”了一声,将案卷大概看了一遍,然后淡淡的说道:“涉案舞弊的一干人员,按照章武七年旧例处理,至于这骆斌等人。”

    皇帝想了想,开口道:“既然文采不错,要不然干脆让他去参加翰林院内部的考试去,他要是能考过,就让他们留在翰林院,丢去修周史去。”

    “翰林院不是一直抱怨人手不够吗?”

    修史,是历朝历代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李云这一朝也不例外,周史从章武三年就开始修书,一直到现在,工程还未过半。

    杜相公摇了摇头:“似乎不妥。”

    “如果闹一闹就能得官,往后春闱,恐怕再不得安宁了。”

    李皇帝摸着下巴琢磨了一番,笑着说道:“那就先让他去翰林院考试,考过了,聘作翰林院吏员,许他在后年,依旧可以科考。”

    李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往后,翰林院也改一改,跟农事院一样,精通旧学以及文学的,可以直接考翰林院。”

    “设一个翰林院下院。”

    皇帝摸着下巴:“进这个下院之后,可以在翰林院修书编书,也可以像农事院那样,通过吏部的考试之后,正式进入仕途。”

    “也算是为旧学,为文学,另辟一条路。”

    “受益兄你觉得怎么样?”

    国朝到现在,偏实用性的人才已经储备的差不多了,但是文史类工作,却有了不少缺口。

    骆斌这样的人,正合适。

    毕竟,翰林院已经没有了从前高高在上的地位,如今是不经历州县不得拜相,而不是非翰林不得拜相了。

    翰林院,往后可以偏文史工作。

    杜相公低头想了想,然后点头道:“臣觉得可行,这样一来,一些当年的饱学之士,也有了去处,不至于天天恨天怨地,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了。”

    皇帝笑了笑:“那就这么定了,中书与翰林院一起,议定章程,然后尽快落实下去。”

    杜相公点头,心里叹了口气。

    他知道,往后像他这样的“旧版”读书人,即便也可以进入朝堂,可以拥有品级。

    但是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本事。

    恐怕以后…只是徒有地位。

    而没有实权了。

    出神了片刻之后,他对着李云欠身道。

    “臣…这就去办。”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