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5章 没想明白的傻柱(4k) (第3/3页)
这样。
没多久,办公室里响起了他的咆哮:“给我找一片高定向石墨来!高定向!高定向!”
类似的情况,在这一段时间里中,在世界各地不断的上演,上演的时间,取决于这一期的《自然》期刊什么时候送到。
花旗,某常青藤盟校,一位花旗教授看着面前一片黑黑的东西,从测试报告里把头抬了起来。
他的面前,是一片连着基体的热解石墨。
“原本只以为那名东方人发现二维材料已经让人震惊,但是没想到仅仅是获得出他论文里提到的‘高定向石墨’,就是一件足够困难的事情。”
论文里只提“高定向”,半句“热解”都没提。好在作为常春藤盟校的凝聚态物理学教授,他对这些东西有足够的了解。
在某军方实验室的帮助下,他终于获得了所需的高定向热解石墨。这年头的先进技术,都是在军方有关的实验室里。
就算技术不在那里,但是合适的设备大概率在那里,这年头在军事上的投入,可以说是不计代价。
教授将石墨交给自己的助手,吩咐道:“让多伊尔和戴维斯一起,按照东方人的论文上的方法,尽快进行实验验证!”
助手闻言就是一愣:“教授先生,这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多伊尔来自绿岛的杜博林,而戴维斯祖籍来自约翰。”
要说哪个国家最恨约翰牛,那来自绿岛的人绝对能排进前三。毕竟在约翰的大缺大德统治之下,一个饥荒能让绿岛人口爆减约1/4,最缺德的是,实际上当时约翰并不缺绿岛人最急需的东西——马铃薯。
绿岛饿死人关我约翰三岛什么事?
在这个背景下,多伊尔没捅戴维斯两镊子,都算是多伊尔脾气好。
“那关我什么事?这里是花旗,和他们来自哪里没有关系。如果他们不能完成他们的工作,我不介意换人来做。”常春藤盟校的研究生,并不容易毕业,这些学生急需足够分量的成果来充实自己的履历,而眼前这个,就是一个。
虽然发现是东方人发现并研究的,但是复现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它足够新,足够震撼整个专业领域。
而在复现的过程中,随便搭着研究一点什么东西出来,都能算得上是有一定分量的研究。
这就是这位凝聚态物理学教授搭上军方的人情,也要尽快把高定向热解石墨搞到手的原因,他得尽量抢在别人的前面。
在这个颠覆传统,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课题上,肉毫无疑问是东方人的,但是哪怕是骨头,也足够其他人吃得脑满肠肥。
高振东的这篇颠覆传统理论,关于世界上第一种二维材料的论文,一经在《自然》上发表,就让整个凝聚态物理圈子为之震惊,但是更大的波澜还在酝酿。
关键原因,就是还没人复现这一成果。对于部分研究者来说,高定向石墨不是太稀奇,但也不是太常见,需要时间去准备。
而高振东的这篇论文发表的时间并不长,毕竟别人家的《自然》不像自家的激光,虽然这个颠覆传统理论的成果让《自然》的编辑足够重视,但是时间和版面安排还是需要遵守。
对于这位教授来说,他要的就是时间,否则他也不可能在明知道绿岛裔和约翰三岛的人之间的矛盾的情况下,强行将两人捏在一起做实验——这两人是他手下最好的研究生。
他的竞争对手有很多,虽然作为最靠近这份期刊的印刷点之一的人,他拿到期刊的日子理论上是最早的,但是别忘了,还有一群人必定走在他前面。
《自然》期刊的审稿人!这位的同事,还有本人!
这里面他唯一猜错的,是高振东,高振东自己对于继续研究这东西完全没兴趣,交给别人就好。
想着自己的两名学生,教授决定让他们忍一忍,一个尚未开拓的全新领域,将会给你们带来足够丰厚的回报,至少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你们的毕业不成问题。
延毕,研究生的噩梦,足以压制一切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