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年前琐事 (第2/3页)
原来,司马懿此时已经有了几分猜测,但他却并不想当出头鸟,故而想先等等杨修。若是杨德祖也能看破这一点,那他乐得让杨德祖去说,若是杨德祖看不到,那他再开口也为时不晚。
果然,正如司马懿所想的那般,仅仅只是比他晚了些许时间,杨德祖突然开口,朝着曹昂请示道:“主公,不知道左将军随着这封书信而来可还有其他物件?”
曹昂当即唤来侍从询问,得知还有一头鹿后,登时恍然大悟。
只是他还是有些不敢确定的询问了杨修和司马懿的意见。
后面两者当即肯定了曹昂的猜想——刘封无疑是在拒绝,并明示曹昂,明年开春,逐鹿益州,鹿死谁手,来日方知。
曹昂一时之间压力巨大。
他可是亲眼目睹刘封如何建功立业,一步步走到如今这般天下诸侯的。
想起第一次看见刘封时,对方还只是刘备派来代行征伐的子嗣。虽然能够单独领兵,已经胜过自己许多,可两人之间的差距还没有远到宛如天堑一般。
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刘封可就已经受封左将军了,更是迎回天子,立下大功,不论是实力还是地位,都已经成了与自家父亲相提并论的诸侯。
此番入蜀,他为主将,可谓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先前虎口拔牙,奔袭赵韪得手,本来可以大涨曹昂的威望和自信心,却没想到临了的时候,又让左幕军给抢去了最为肥美的一块战果。
虽然还是大胜的局面,曹昂也仅仅只是吃了个小亏,可折损的数百骑精锐骑兵,以及被逼迫之下,仓促撤军的狼狈,很大程度的削弱了大胜给曹昂带来的名声。
刚才送信的时候,曹昂是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希望刘封能够接受自家父亲的建议,哪怕刘封的索价过高也可以继续谈谈。
可现在刘封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曹操,并直接给曹昂下了战书,这可让曹昂既失望,又忐忑,还夹杂着些许恼羞成怒。
“主公,左将军或许只是一时意气,又或只是一种谈判技巧,未必是真的拒绝大将军的美意。”
杨修看出了曹昂的复杂心情,主动开解劝慰道:“况且即便左将军真的非要诉诸武力,主公有我等辅佐,兵精将勇,未必就怕了他左幕军。”
司马懿也是点头赞同杨修,不过末了却是话锋一转道:“然此大略乃是大将军所定,我等可做好开战的准备,但在战事爆发之前,还须竭力争取。”
在杨修和司马懿的轮番劝慰以及开解之下,曹昂的眉目重新舒展开来,脸上也有了笑容:“德祖、仲达,汝二人所言甚善,我当从之。”
于是,曹昂下令加快消化赵韪所部俘虏的命令,同时又派人前往梓潼以东接应曹仁所部,最后还亲自书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带着礼物一起送去了广都。
对于曹昂的请求,刘封倒是有些错愕,回过神来后,对曹昂更是高看了几分。
事实上刘封先前所做的事情还是有些侮辱味道在里面的,这当然也是刘封故意为之,想要激怒曹昂。
可没想到曹昂不但不上套,还能心平气和的再度修书来劝解自己。
光是这份心胸和定力,就足够让刘封高看他几分了。
不过高看归高看,刘封可不会再做让步了。
既然曹昂好心劝解,刘封也就又回了一封书信。
这次刘封写的非常清楚,要求曹军彻底退出益州,包括汉中郡在内。唯有如此,双方才能止戈弭兵,若是不从,当请君准备,来年当会猎蜀中,一决高下。
随后,曹昂还连续来了多封书信,可刘封却是不再回复,只是安心准备起来年的战事。
趁着冬季休兵的机会,诸葛亮在江州调度转运了大量的粮食、军械、甲胄、布帛、药材、箭矢等等物资,囤积于广都、武阳、南安、僰道之中,而武阳城内的工坊更是日夜不息,为左幕军修缮甲胄,打造兵器,制造羽箭。
相比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