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回 议开边大宋重兴 占先机时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回 议开边大宋重兴 占先机时光... (第2/3页)

和一般生活用品一直不能自主,都要靠与周边国家贸易得来。

    过去,从大宋进口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占到将近西夏所需之物的三分之二还多,大宋早已掌握了西夏对外贸易的命脉。为了打击西夏,天子赵惇下旨,断绝与西夏的贸易,并命令严控大宋铜钱进入西夏境内,要边境诸军加强封锁,不得放走私之物进入西夏。

    西夏遭此一击,国力严重受损,不得不向金救援。但大金本身的生产仅能自保,根本无力支撑西夏的需求。西夏无奈之下,只得向金求援。

    可是,金朝本身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靠汉族地区的幽云十六州和黄淮地区,这些地方历经战乱,一直未能完全恢复,又经过前几年的大灾和繁重的徭役,生产仅能供应大金本身,根本无力支援西夏。

    金主迪古乃为了与大宋争胜,决意拚尽全力支持西夏,甚至拚命的搜括百姓。

    此时,一直在等待时机的倾天网出手了:他们以手上掌握的大量金人纸币“交钞“突起发难,在大金全国各地的交钞兑换点同时进行大批量的兑换,狂提现银和铜钱。得知消息的人们害怕自己的财产遭受损失,全都涌向了兑换点,拚命的想把手上的交钞换成银子或铜线。

    此次如同雪崩一般的金融风暴,事先没有任何的征兆,大金户部连一点儿应急反应都没来的及,挤兑风波已经遍布到了全国。虽然,后来金主迪古乃果断下旨强行停止了交钞的兑换和流通,但之前的挤兑风波却已经给大金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更主要的是,破坏了大金交钞的信用基础,金朝金融体系开始出现了崩溃的迹象。

    在这种情况下,大金自顾不暇,再也无力援助西夏,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没有了金朝的支持,西夏根本无法与大宋相抗。但为了不给军队造成过大的损失,天子赵惇与中枢商议之后,仍然没有发动对西夏的进攻,而是继续采取绞杀政策,最大限度的摧毁西夏的战争潜力。

    在大宋的全力打压下,西夏经济崩溃、生产萎缩,连日常的生活用品都供应不足;为了保持自己奢华的生活,西夏君臣拚命的搜括百姓,无法生活下去的各族百姓不断的爆发起义,西夏的统治已经是遥遥欲坠。

    西夏已经成为大宋面前的一道美食,唯一的悬念,大概就是大宋什么时候开吃而已。

    下旨进行“绞杀”的天子赵惇很清楚,自己的这个做法会导致西夏的百姓困苦不堪,如果被外人知晓,很可能会在史册上留下“阴险、狠毒“的骂名!但他没有丝毫犹豫。

    与其让自己的臣民去流血,不如牺牲他国之人。国与国之间,没有什么仁义可言,一切都凭实力说话。

    第八节

    与此同时,对金暗地里各个方面的打击也全方位展开,之前倾天网那些做法只是小打小闹,只是借用一些特殊的事件来打击大金而已,还不足以动摇它的根基。现在,到了该使用手段,拆除大金基础的时候。

    首先,朝廷下旨严禁宋钱流入金朝,开始控制宋钱的流量;其次,限制金朝必须从大宋进口的商品进入大金,限制双方的商贸往来;最后,对仍然附属于金的各个属国和部族限制商贸。

    这些手段也只有大宋玩的起来,大宋在金朝和周边的国家绝对是外贸上的老大,每年输入这些国家的商品可以用千万铜钱计。更不用说它们在流通领域中都依赖于宋钱,没有了宋钱,也就等于了他们商贸体系的崩溃。

    大宋的这一手,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端睨,但随着时光流逝,自然能看出它的厉害之处。再加上一个不会给大金好过的倾天网,之后大金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这几年里,不甘JiMo的金主迪古乃也没安生,不断的冒出新鲜招数。可是比起之前他大刀阔斧的改革,一往无前的迁都来说,这后面的事情可就让人摇头了。几年下来,他也就干成了一件正经事:科举。

    之前,金朝选官制度并不固定,科举的举行也要看皇帝高兴,想起来就举行,想不起来就算。雅好汉家文化、有着深厚文学功底的迪古乃,怎么可能不重视为国选材而且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王朝标志的科举?!

    迁都后没多久,金主迪古乃就下旨,让臣下们对科举制度来了个梳理,完全用法律的形式把科举的时间、有资格参加的人和所需费用的出处等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