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回 再交锋宋金和亲 理军事大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回 再交锋宋金和亲 理军事大宋... (第2/3页)

请得罗艾起身,然后眨了眨眼睛:“只是这作战是没个准的,如果不小心越了境,还要请回鹘多多担待呢。”

    得罗艾当然是心领神会,回到住处之后,便把大宋将对土蕃作战的消息火速发回了回鹘,请可汗无论如何都要借用这个好机会,好好的害一下土蕃,也向大宋表示一下回鹘的诚意。

    此次大宋出兵倒并不是天子赵惇的临时起意,早在他主政之后,就已经在为有一天和大金的最终对决做准备。他可没忘记长辈多次提起的:当年大宋虽然有收复幽云的打算,却一点都没有做好准备,结果反而招致了灭国的结局!

    这种荒唐事有一次也就够了,赵惇可不想再干上一回。

    所以,赵惇才在接手倾天网之后大力加强它的实力,就是好让它不断的发回各地的情报,以制定今后的战略,以及判断大宋的出击方向。

    根据倾天网多年来收集的情报,枢密院谋士团早在三年前就提出了:“暂时与金保持并存关系,出击方向首选西进;拿下西部边境上的各个部族之后,再谋算西夏;最后与大金决战!“

    这个长期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大宋中枢、兵部和枢密院的赞同。

    大宋至今还是缺少马匹和大型牲畜,这是致命伤,就算大宋的军事技术再领先,也无法完全抵消金人对大宋的骑兵优势。要想和金人决战,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行!

    黄河以北、长城两边,都是平坦开阔的平原和草原,在这样广阔的平地上,有强大的骑兵就几乎拥有了胜利,这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能够从中原开始有人生存之时,就一直威胁中原的根本原因。以步兵为主的宋军,在平原与与骑兵对垒,根本无法保证胜利。

    但是,大宋如果不能在收复中原之后,继续挺进女真故地和漠北草原,那不过是重复了历代王朝的老路:靠着长城狼狈的应付着南下劫掠的游牧民族,稍有不慎就是家国倾复之险!

    当初清义道长建议朝廷消灭西夏,以获得优良马种和牲畜良种,据西北而最终有中原并没有错。只不过是他过高的估计了大宋当时的军事实力,才导致了后面惨痛的结果。

    现在,大宋经过太上皇赵昚在位时期的整顿和发展,尤其是从天子赵惇以皇太子身份主政,已经有八年时间。这段时间以来,大宋几乎是日新月异,一直在加速度的振兴,国家兴旺、实力雄厚。

    如今,大宋不只是外贸和商业发展迅速,做为国家之本的农业更是有了本质的变化。

    由于战乱的破坏,魏晋流传下来的门阀大家族给破坏一尽,再加上大宋一直以来商业发达,不少大家族早已将商业经营当成了主业,国家因此不再延续过去的分配土地制度,而是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使得传统的庄院渐渐消失。

    这样,导致了大家族控制的大部分农奴获得了平民身份,农民编入国家户籍,以经营性地主和自耕农为主的租佃制占到了优势地位。

    自外贸收入大增,农税在国家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年降低。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从隆兴十九年高宗皇帝故世后,朝廷决定大幅度削减农税。

    第十节

    天子赵惇登基后,正式宣布:从第二年开始,人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