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回 查家底考校军政机关尽高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回 查家底考校军政机关尽高宗... (第3/3页)

他才终得放归,回国后被任命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权直学士”。

    由于洪皓在金朝时间极长,又交游广阔,可是说是关于金朝的活资料库。回宋之后,他虽然没有负责正式的职务,但在朝野有着很高的威望,他的三个儿子也在朝廷任职,父子们被合称为“洪氏四杰”。

    洪皓一直支持变革求强、恢复中原,对于守旧臣子们的行为极为反感,这才会主动出来支持皇太子的打算。

    “洪大人,话不是这么说的。”参知政事龚茂良又接了上来,他虽然和留正有争斗,但那是同类相残,现在这位皇太子可是打算把他们一锅端:“本来朝廷就是冗官过多,再设一个监察台,又要增加无数官员,这财政上负担不起。”

    “龚卿原来是担心这个,倒也好办。这监察台的人员就从现在的官员中选调,不再另行增加。”赵惇才不会给他们任何反对的理由,直接把龚茂良堵了回去,他当然也明白臣子们一定会拚命阻拦,但这是他第一次真正的使用监国太子的权力,如果退缩,以后就只能由着这些守旧的臣子们玩了,当然也不会有半点的退让。

    “可这调剂官员也是费力之事,一时之间难以完聚,殿下是否暂停设立,等大比之年再行选择?正好官员考核已过,也可有个选择的标准。”又一位臣子上前行礼,小心翼翼的说道。此人是王之望,也是秦桧余党,现任吏部侍郎之职。见二相都被皇太子给堵了回来,索性以选官不易为由拖延时间。

    赵惇心中明白,下一次省试要在一年多以后,这根本是臣子们拖延时间的技量:“本宫此次调配官员,不以考核为准。监察之事,过去从未有之,原来的考核又有何用?至于大比出来的士子,他们尚无任何执政的经验,如何能够担任监察官员之责?今次调官,以本次上奏的奏本为凭据,本宫会在其中选择有才干、言之有物之臣充实监察台。”

    众臣这才明白,敢情这位皇太子提前给他们挖了个陷坑,从要下面上报真实情况开始,他就打算着设立一个监察的机构,顺便建立起自己主政的班子。现在,此次上报的情况与过去的出现了巨大的偏差,让众臣想反对也反对不了,谁也不敢保证今后会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