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03章 新的神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103章 新的神话 (第2/3页)

,亦潜流涌动。稳定地方、推行汉化、编户齐民、督造港口、训练水师,监督诸番,诸事繁杂,皆需你二人同心协力。”

    “臣定不负陛下、唐王重托!”田畴单膝跪地,抱拳领命,神色肃然。

    做完这一切后,苏曜便带着二女骑乘格里芬翩翩飞走,一路向南。

    见此情景,在场三韩诸部无不伏地叩拜,直至那道金色身影彻底消失在天际,才敢缓缓起身。

    在之后的日子里,渐渐的,这些三韩部落们都诞生了一个共同的信仰,他们祭祀崇拜的神祇不约而同的有了同一个形象,那即是身披赤色龙纹袍、手托雷光金杵、胯下骑着金色狮鹫的天神。

    起初,是百济国的族老们,将苏曜降临时的景象画在兽皮上,悬挂在部落的祭祀帐篷里。每逢初一十五,便带着族人焚香叩拜,祈求“神王”保佑风调雨顺、部落平安。他们还记得,是这位“神王”带来了会耕种的汉农、会打铁的工匠,让原本只能靠渔猎和粗陋种植为生的族人,吃上了白米饭,用上了锋利的铁农具;是这位“神王”平定了好勇斗狠的马韩,让边境再无劫掠之苦,连孩童都能在田间安心玩耍。

    没过多久,这股信仰便传遍了归义郡的辰韩与弁韩部落。辰韩的秦遗民们,本就带着对中原的归属感,见苏曜既能“飞天遁地”显神威,又能推行汉法安民生,便自发将其与上古传说中的“神农”“大禹”相比,称其为“救世之主”。他们用竹简记录下苏曜平定三韩的事迹,教给族中子弟,还在村落的路口立下石碑,刻上“汉唐风骨,泽被海东”八个大字,让后人永远铭记这份恩情。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些曾被马韩掳走、后被苏曜解救的汉民。他们在三韩之地受尽苦难,是苏曜的到来让他们重获自由,还能分得土地、与亲人团聚。这些汉民自发组织起来,在仁川港附近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庙宇,庙中供奉的,正是按苏曜模样塑造的木雕神像——神像身披玄铁鳞甲,左手握着象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