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37章 大争之世,不进则退 (第1/3页)
承武九年,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国力迅速恢复,可战之兵已至百万规模。
朝廷上下一致决定,是时候发起对西伯利亚人的反击作战了。
几十年来,西伯利亚人不断南下侵略,给大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前是内部积累的弊病太多,腾不出手来,现在内部再次一统,若是还不对西伯利亚人的侵略进行狠狠的反击,大明还怎么在世界上立足?
经过半年左右的调兵,物资储备,朝廷发布檄文,正式开始了反击作战。
此战共出兵三十万。
兵分五路,分别由李定国、洪承畴、吴三桂、祖大寿、孙可望等将领统领。
此战,第一目标是收复东北,第二目标是收复漠南。
大部分兵力放在了东北方向。
相比于明军,西伯利亚人的装备落后,战略战术也没有大明强,但他们也不是没有亮眼的地方。
那就是悍不畏死!
或许是生存的压力,令他们在极端条件下,依然能够拥有不俗的战斗力。
而且随着步入冬天,天气变得寒冷起来,明军的战斗力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相反西伯利亚人早已习惯了严寒天气。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他们反倒是能够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不过总体来说,明军还是占据很大的优势的。
至承武十年夏,东北和漠南陆续收复。
第一阶段的战略目标达成,杨轩下令全军进行休整,巩固战果。
尽管在战前,朝廷已经做了足够多的准备,但非战斗减员依然不少,因为军中中原籍贯和南方籍贯的士兵比例不小,习惯不了北方的严寒气候。
于是杨轩下令,从东北地区招收新兵,补充兵力,恢复战斗力。
同时调集物资补充前线。
对于收复的地区,杨轩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颁布了不少政策。
总结起来就是建立城池,能够让人长久的生存下去,扎根在那里。
承武十年秋,西域方向紧急军报。
西域被入侵。
敌人的战斗力比西伯利亚人更强,火器的装备比例不低。
瞬间就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杨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