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4章 亡羊补牢(第一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2204章 亡羊补牢(第一更,求订阅) (第1/3页)

    官邸。

    办公室的落地窗外,夕阳将远处的一株大树的树影投在办公室内,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阴影。

    宽大的柚木办公桌上,随意的放置几份待签的文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有些压抑的气氛。

    李毅安就坐在那书桌后,看着贾文涛,这位调查部专务站在办公桌前,双手交握在身前,鬓角的白发却在顶灯的照射下格外显眼。他的声音显得有些沉重:

    “阁下,‘拉罗谢尔’号已确认在红海渔港被卸空了,所有集装箱去向不明。根据我们的线报,这次劫持行动组织严密,目标明确——他们要的不是赎金,是那台最新型光刻机。

    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地的道路压根就无法行驶重型集装箱卡车,所以,消失的很神奇。”

    他顿了顿,手掌下意识的握成了拳头:

    “种种迹象表明,这很可能是俄国策划的。他们的半导体产业一直受限于设备禁令,急需高端光刻机突破技术壁垒。”

    李毅安始终一言不发地坐在高背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他面前的茶杯早已凉透。窗外的阳光移动到他的脸上,一半在明,一半在暗,让人看不清表情。

    虽然说在惠苏这件事情上,他是大度的,毕竟,挟苏自重本身就是最基本的策略,但是这个“惠”是有度的,几年前,勋章帝访问时,出于推动双方友好关系,也是为了提升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苏联在与美国的对抗中,更有一些底气。

    所以才向苏联出口了5微米级的光刻机。毕竟,当时,SEA已经掌握了1微米级制程工艺,现在更是已经进步到亚微米级。

    出口落后的设备,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你即便是不出口的话,苏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

    历史上,里根总统是对苏联实施禁运最为严格的,甚至达到了连苏联想要进口一台电子游戏机都不可能的地步。

    即便是在如此严苛的禁运令之下,苏联仍然获得了他想要的一切,包括亚微米的光刻机。

    而对此里根的说法就是——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苏联得不到这些东西,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阻止苏联获得这些设备。而是为了增加苏联获得这些东西的成本和难度。

    实际上这种战术就是在消耗弹药。他的目的并不是阻止,而是消耗。通过增加苏联获得这些物资的成本一点点的消耗苏联的弹药,从透支他的经济。最终达到摧毁其经济的目的。

    嗯,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巴统协议中,光刻机是属于三类管控物资,基本上等同于B超机之类的设备级别,最高级别的是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之类的“重工业装备”,只能说,这就是时代的制约。

    良久,他才抬眼看向贾文涛,声音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有确凿的证据吗?”

    这种事情需要证据吗?

    在整个冷战时期,从西方国家盗取技术,本身就是KGB的工作之一,而且克格勃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T局,其任务是获取西方设备和技术,为苏联生产集成电路保驾护航。

    历史上,克格勃T局训练了1000多人来搜集外国半导体技术。算上他们的下线,在西方国家有超过5000名KGB的特工,在通过种种渠道收集、盗取半导体技术。

    他们甚至直接从从英特尔工厂偷走了美国军方最新式的芯片,然后交给技术人员复制,只不过后来伴随着芯片越来越复杂,复制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成本也就越来越高,成品率越来越低。

    而在这个复制过程之中,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差距是在不断的拉大的。

    等到苏联解体的时候,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已经落后美国10年以上,而且这还是在不考虑芯片的成品率,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仅仅只是从制程上就落后了10年。在生产工艺,封装工艺以及其他的相关子技术,同样也是全方位的落后。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虽然他们可以仿制出看起来一模一样的芯片,但是性能却只有原装的一半左右,而且有时候甚至还达不到。

    现在嘛……苏联仍然在一步步的走向老路。

    仍然是以窃取,复制作为其发展核心。

    只不过,现在他们策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