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0章 谁还不是个老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860章 谁还不是个老板 (第2/3页)

时换了身衣服,西装革履,很有大佬派头。

    他靠在沙发背上,微微侧身,转头看着隔着一个茶几的领导,笑道,“这次为了一点家事,还要劳烦贵地劳师动众,实在是汗颜,也不胜感激。”

    对面的领导笑了笑,谦虚地表示这个算不得什么,只是一点祖国母亲对海外同胞的小小心意而已,若是周先生闲来无事,不妨多回故乡走走看看。

    辽宁自古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各种工业基础也非常齐全,有很好的经济底子,而周家作为在美国也声名在外的华人家族,尤其是这两年异军突起,产业发展壮大,正好与辽宁是强强联合,嘚啵嘚啵……。

    交谈了十几分钟后,周正东表示愿意就故乡的经济交流进行考察,并可以签署一份不低于两千万美元的合作备忘录。……反正又不是正式的投资协议,签呗。

    再说了,就算是正式的投资协议,也可以说变就变,这种合作备忘录,上面的金额数字还不是随便填?!

    这年头,领导们还没有尝过来自资本家的恶意苦头,得到了周老板的承诺,仿佛就已经拿到两千万美元的外资一样,满意地起身告辞。

    自从一年多前,上级明确了要利用好外资、发展国内经济的路线之后,不仅上面在找外资,各个地方也不甘落后。

    哪怕东北有钱,不缺钱花,可本地的钱能和外国的钱一样?

    别的不说,本地的钱能直接支付安装万门程控交换机的货款吗?

    而且外国的钱可不仅仅是钱,还代表了执行上级命令、利用好外资的成绩!

    他们可早就打听清楚了,周家以前在美国就是亿万富翁,周老板还进了白宫一个什么贸易办公室,做法律顾问,后来靠着一家出版社,赚了上亿美元的利润。

    这么有钱的大老板,都已经送到嘴边,他们要是轻易放过,那不用别人动手,自己都要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

    而这次回乡祭祖,便是最好的拉关系的机会。

    这也是陈凡有信心当地会接机的主要原因。

    至于周正东去过的其他地方,……其实情况也差不多,比如江南省、广东那边,省里的领导都找他谈过,只不过陈凡没参与而已。

    好不容易废了半天话,终于把领导送走,周正东便迫不及待地转身进了会议室,回到沙发上坐下,看着昨天去机场接机的孙瑞和问道,“孙同志,请问明天的活动是怎么安排的?”

    领导们都离开了,自身级别也不算低的孙瑞和,毫不客气地坐到刚才领导坐过的位置上,对着周正东笑道,“周先生请放心,按照陈副主席提供的行程,所有相关事项,我们都已经全部安排妥当,保证明天的祭祖顺利进行。”

    随后拿出一份文件,双手递到周正东面前,“请过目。”

    周正东仔细翻阅不多的几张纸,见每一条都落实到人、并有详细的说明,顿时满意地点了点头,对着孙瑞和笑道,“辛苦了,就按这个方案来。”

    另一边,周亚丽拉着陈凡小声嘀咕,“你明明都安排好了,怎么不提前跟老爸说一声呢,看把他吓的。”

    陈凡瞟了她一眼,“我不都跟你说了么,本地的和京城的,我都联系好了,保证万无一失。

    再说了,我也是习惯听报告的好吧,谁还记得写报告?”

    周亚丽脸色微僵,无语地抿了抿嘴,“得,谁还不是个老板呢。”

    陈凡很认真地点头,“就是。”

    ……

    到了下午,周正东终于见到了他念念不忘的道爷们。

    首先是三十六位“经主”,也就是负责念咒诵经的高功,为首的自然是刘道长。

    从车上下来,远远地看着这些穿着普通便装、戴着搭耳帽、在东北的初春里拢着双手的一位位老人们,周正东心里不禁有些怀疑,小声嘀咕道,“小凡,他们真是道门的高人?怎么看着不像呢?”

    这些人真不是从哪个工厂宿舍区拉过来的退休工人?

    看着倒是有几分文化气质,所以是印刷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