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五卷 盛世 第二十章 南方大开发(三) (第1/3页)
呵呵,新书下周好象没有推荐了,兄弟们多关注一下,票票记得多投给新书哟……谢谢大家啦。
*****************************************************************************
第十九章南部大开发(三)
大汉国的南部大开发,除了充分利用海盐和铜矿这两项见效较快的方案外,另外一种方案,刘常满也开始推行,那就是农田水利建设。
大汉国的南方,所以一直比较贫穷荒凉,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农业生产一直并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
南方和北方的地理环境大不相同,因此种植的作物以水稻为主。虽然刘常满已经大力推广了双季稻,但无奈南方长期以来一直地广人稀不说,很多地方,比如说如今的湖南湖北重庆的一部分,都还处于极原始的刀耕火种的时代,生产效率自然是不用提了。
大汉国建国后,由于大皇帝对境内的“蛮夷”们也一视同仁,南方的经济有所发展。然而比起精耕细作了数百年,沟沟岔岔都能利用到的北方黄河流域来说,南方的长江流域,生产能力比北方差了很多。
这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南方的水稻生产,一直都是“望天收”为主,专等老天爷风调雨顺后,才能收获得比较好,如果老天爷不给面子,那今年的收成就没法保证了。
于是刘常满便在临走之前,亲自将荆王、楚王、淮南相都召集过来,让他们在境内组织百姓,大力修建农田水利设施,以期尽快使南方的沃土都成为良田。
“湖广熟,天下足”,这可是后世流传极广的一句话,说的便是湖广一带的稻米种植和产量都很大,但现在不行,在农田水利设施极少的情况下,南方也仅是能够自给自足罢了。
“不过,经过我这么大力推广,这南方总归会早些发达起来吧?”刘常满离开江南回归长安城时,自己在心里想道。
刘常满并不知道,在此后的三百年里,因为刘常满的政策,南方的发展速度极快。而南方的百姓们,也是极记恩惠的,为大皇帝建的庙宇在各地都有。
甚至,在三百年后,大汉国国运衰微,差点被臣子篡位时,正是南方的百姓们站了出来,坚决支持刘氏王朝,并组建了“南方义勇勤王军”,北上勤王,终于迫使长安城里的权臣们收敛了不少,刘汉国运得以延续。
不过那些都是后话了。大皇帝刘常满此时所想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情,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他又得纳妃了。
要说起来,纳妃这件事情,是每任皇帝都免不了的。刘常满是个现代人,倒并不是说他是个不爱吃腥的猫,不愿意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