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盛世 孩子教育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盛世 孩子教育问题 (第2/3页)

来,男人女人在世间的力量。应该是平均的。上天造物,必然给了男女各自的优点,但这重男轻女是如何发展壮大,流毒数千年,至今在农村地区还一直这样的呢?

    不过原来作为男人,刘常满心里对这个只是好奇,却并没有去探究。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做了父亲之后。大皇帝就想探究一下这个问题,替自己的女儿想一想。

    及至自己有了儿女,看了母亲地表现,刘常满心里好象明白了一点。

    据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世界都是以女子为中心的,家族的姓氏往下流传,也都是以母姓为基础的,被称为母系氏族时代。

    可以说,一直在汉初,母系氏族时代的痕迹,都还流传了下来。所谓地“三代”,也就是夏商周了,夏国的国姓是,周的国姓是姬,都是女旁;而在周天子的封国之中,齐国姓姜,秦国姓嬴,也都是女旁,所有这些,都是母系时代的痕迹。

    但是那些,都只不过是痕迹罢了。很可能从历史上很早的时候,也就是中国进入农耕社会开始,男人们的力量就逐渐显现出来,女子的地位就开始衰落了。

    不过一直到秦朝,女子地地位并没有显著的降低,当然,汉承秦制,女子的地位仍然远没有象后世那么低。事实上,就算是程朱礼学横行的南宋,女人地地位,也比我国建国前要高了不少,女子的地位降至最低点,正是在最后一任大汉族政权明朝时候达到的。

    清朝的时候虽然略有提升,但一直保持到了建国后,以至于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刘常满还经常从老家人的嘴里听到重男轻女的故事。

    关于女子的地位,刘常满其实还看过一首诗,那就是陇西健妇行: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清白各异~..

    .<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一胜一丈夫。

    对比起来,象陇西这种妇女与男子地位相当,行动不卑不亢的地方,大汉国其实不在少数,象楚越巴蜀等地,都是如此。甚至象赵魏诸国,一直都非常尊重女子。秦莹所以能以女子之身做到大将军,自然也与她生在胡赵边境,百姓们对精明强干的女子见惯不惊的缘故。

    当然,在洛阳、阳翟、临一线,也就是沿着黄河南岸往东而去的这些国度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