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二十八章 大风歌罢 (第1/3页)
于汉人来说,“衣锦还乡”,那是人生一世,“明得要项目之一。
据说当初项羽驻军鸿门,分封诸候时,一个书生前去劝他说道“关中四塞之地,天府之国,帝王之基也,愿项王王于关中。”
结果,项羽张口就来了一句“人生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耳,其谁知之?”拒绝了这个提议。
当然,项羽当时不愿王于关中,还有很多其他原因,但拿不愿意放弃“衣锦还乡”的荣耀来作说辞,也可见当时衣锦定须还乡这个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有多么重要了。
西楚霸王不能免俗,做了皇帝的汉王刘邦,也一样不能免俗。
封过诸候,盟誓白马之后,皇帝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衣锦还乡之意甚浓,新年刚刚过完,便促装就道,要回老家沛县去一趟。
要说起来,新丰城虽然把丰邑的乡亲们迁来了一部分,但对于刘邦来说,在他心里,自己真正的故乡,乃是沛县城。
因此虽然他登基之后,把丰邑也升为县治,又指派刘信驻在丰邑。但在他心里,新丰城里的人并不亲,远没有沛县城里那些当亭长时在一起混的人们亲热。
于是,汉十二年十二月,汉皇帝刘邦带着一大帮丰沛故人,回到了沛县。
在刘常满的印象中,好象自己阿爹,是因为征讨布。这才中矢得病,后来驾崩地,时间仿佛就是汉十二年。这次攻打布,却是刘常满自己出的手,阿爹那时候一直躺在长安享福,想来这一劫可能会避过去。
不过刘常满还是不放心。特地让阿妈带了良医一起,回去沛县了。毕竟阿爹已经六十二岁,历史上他就是死在这一年的,大大小小是个坎吧,还是有备无患的好。
自从平灭布后,刘邦已经开始有意无意的放权给刘常满了,父子二人,也在背后交待了不少次。
“盈儿。许负曾经替我算过,说我的寿数,当在甲子以上。如今阿爹已经六十一岁啦!”
“我四十七岁方才起兵,五十岁上当了汉王,五十五岁又做了皇帝,到了如今,阿爹也算是活得够意思了!从小你爷爷就说我顽钝无赖,可是儿子,这人生在世,有时候还真就得顽钝无赖点!”
“看看你二伯吧。他倒老成实诚,可是怎么样?阿爹白送他一个国王,他照样做不好!封他个候爵,他还不是闲得发慌,天天非得背个锄头下地里干上一会儿?还怕人家看见笑话,次次都戴个大斗笠。穿身破蓑衣!”
“儿子,我看出来了,论本事,当皇帝,你可能比阿爹更好;论心眼,你倒是有点太实心眼,对人太好了!你阿爹我对人好坏,那是一凭自己喜好。你却是一心对人好。”
“要想当好皇帝呀,该厉害时候还得厉害起来!儿子,阿爹把话给你说到这里,到时候阿爹闭了眼。倘若戚姬和如意他们有些异样心思,你只管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阿爹便在地下,也不会怪你地!”
老年人话多,刘邦也不例外,想起来时候,絮絮叨叨的能说半天。不过刘常满听到这些,却不知道阿爹到底说的是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