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长乐未央 第二十四章 鸿鹄歌 (第2/3页)
家伙当大将军,攻下区区关中,那还不是不在话下么?因此刘常满一点也不着急。
不过四皓可不这么想,他们的阳谋是一步接一步,一环套一环的。
以静制动只是最基本的策略,是为了松懈刘邦的意志,防止他采取过激行动地。而另外一个方面,也必须主动出击,以防戚夫人的枕头风。
对于皇帝来说,不管纳多少妃子,都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自己的儿子封王封候,也可以不用跟臣下商量。但有两件事情必须与臣下商量,那就是换后和换太子。
不通过臣下这一关,你就莫想顺顺当当的做成这两件事,因为皇后乃是“国母”,太子乃是“储臣”,这两件事不单单是皇帝地家事,更是天下的大事。
因此刘邦心里虽然一直想换太子,但却不得其便。
朝堂上,张良虽然不怎么上朝,但太傅叔孙通和御史大夫周昌两人,乃是维护太子地急先锋。丞相萧何虽然避嫌不多说话,但谁都知道他乃是太子的准岳父,态度自然不用说也知道。
私下里,刘邦的两个嫂子,一个哥哥,弟弟楚王刘交,甚至还有新丰城里居住的数十宗族,没有一个赞成刘邦换太子的——这些人的意见,在当时可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出了重大变故,群臣想换皇帝的时候,必定得刘邦的哥哥嫂子出面,这皇帝才能换成。因为是“家天下”嘛,这刘家的大事,总得刘家的长辈出来说话才成
|恒被接来当皇帝时,名义上就是用的刘和弟弟刘交的名义。
因此刘邦看着自己的白头发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大,虽然满心焦躁,却一直找不到机会换太子,也很着急。
—
其实群臣都觉得奇怪,象刘盈太子这么好的接班人,去哪儿找去呀!那刘如意就算聪明伶俐点,也不过是个四岁的孩童,能懂得什么?
在一次又一次的角力中,刘邦渐渐明白了,群臣之中,赞成自己的没有几个。
等到那一天,汉八年正月十五,刘盈前往未央宫拜谒阿爹时,刘邦突然发现他身后跟了四个老头。
这四个老头,一个个壮貌魁伟,衣冠高古,气度不凡,一看就知道是有道高人。刘邦惊问四人姓名,四人分别上前施礼,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刘邦大吃一惊。商山四皓的名声他也听说过,建国之初,曾经让张良亲自修书去延请四人,结果四人避入深山,不肯前来相见,而如今,他们竟然肯来辅佐刘盈了?
刘邦惊问其故,四人回答道:“陛下慢而侮人,我等义不受辱,故不肯前来。而今太子仁而爱人,礼贤下士,所以我等诚心归附,辅佐太子了。”刘邦大惊,下座拜道:“幸善调护太子!”
刘常满带着四人退出未央宫后,刘邦招来戚夫人,指着四人的背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