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德意分赃 (第3/3页)
过,这也和意大利没有太大关系就是了。”
贝尼托反对说:“早在罗马时代,这些土地就是意大利先祖生活的区域,斯拉夫人,德意志人都是后来者,所以意大利对上述区域拥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
这个时候,贝尼托甚至搬出了古罗马,古罗马确实发源于意大利,不过,显然古罗马的疆土,并不能套用在现在,要不然的话,包括法国,英国在内的很多地方,意大利都可以用同样的理由说这里是意大利自古以来的领土。
德国方面自然不可能同意贝尼托的这种离谱说辞,双方的谈判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这个时候,阿道夫才开口道:“好了,意大利和德国是友好的朋友,因此,我们应该相互退让,对于亚得里亚海沿岸的领土争议,我认为接下来可以慢慢谈。”
“意大利确实统治过东伦巴第和威尼斯两个地方,后来这里被奥匈帝国侵占,所以归还给意大利也是应该的。”
“不过,的里雅斯特的地方,对奥匈帝国的重要性也确实不言而喻,毕竟这是奥匈帝国最重要的出海口,所以应该继续保留在奥匈帝国境内。”
“我建议大家不如以上个世纪,意奥战争之前的两国领土为依据,并且配合实施军事占领区域,最后做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领土划分方案,贝尼托阁下,你认为如何?”
阿道夫愿意做出让步,贝尼托也不好太过强硬,但是双方的争议也确实太大,所以贝尼托说道:“这件事可以慢慢谈,但是,意大利必须拿到自己应得的一部分,东伦巴第和威尼斯全面回归是底线,其他争议区域,我们可以做出让步,但也不能没有收获。”
阿道夫同意了贝尼托的说法,这也等于德国方面放弃了威尼斯,当然,为了安置人口,波河平原也不可能全部交给意大利。
于是,双方就如何划分边境问题展开了长达两个星期的辩驳,最后决定以塔里亚门托河为界,以西全部回归意大利,而以东继续留在奥匈帝国。
德国方面做出退让,但是也要求意大利在其他领域配合德国,就比如接下来对南斯拉夫问题,还有应对英法等国家的压力上,两国应该共进退。
这实际上是德国试图将意大利拉入己方阵营,并且让意大利和英法之间产生隔阂的一套做法。
不过,为了眼前的利益,贝尼托还是接受了德国方面的要求,毕竟,德国如果真要过问威尼斯,伦巴第等地方,强硬把这些区域划分给奥匈帝国,意大利还真没有太好的办法应对。
而英法等国家,显然也不会为了意大利的领土诉求,真的和德国正面对抗,他们只会怂恿意大利和德国开战,给意大利提供贷款。
正是知道英法等国家不靠谱,所以贝尼托不会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而是更希望通过和德国的谈判来落实领土问题。
于是,在1935年初,德国和意大利正式就领土问题进行了最后的谈判,并且划分了双方利益。
然后,两国又开始把矛头一起指向南斯拉夫,还有达尔马提亚这两个宣布独立的国家。
达尔马提亚王国方面,因为卡尔一世的继位,在法理上挑不出问题,同时和德意两国之间隔着南斯拉夫,并且受到东非等国家的支持,所以平稳落地,只不过也出卖了一些非核心利益给德国和意大利,换取两国对其独立事实的默认。
而南斯拉夫的问题就比较尖锐了,毕竟南斯拉夫控制的的里雅斯特等地区,德国根本不可能允许其控制在手中,而南斯拉夫方面也不想轻易让出的里雅斯特等地方。
最终经过英法两国的斡旋,南斯拉夫作为实力最弱的一方,不得不做出退让,将斯洛文尼亚大部分区域退还给奥匈帝国。
但是,德国和其控制的奥匈帝国傀儡政府,也因此要承认南斯拉夫剩余地区的独立,也就是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全部,以及斯洛文尼亚东部部分区域。
这样一来,这次奥匈帝国战争,就催生出了两个新的独立国家,意大利,波兰,西乌克兰等国家也占到了便宜,而德国也开始着手准备吞并奥匈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