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亲临前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二百二十七章 亲临前线 (第1/3页)

    意大利在现在的欧洲格局中,地位十分微妙,意大利看似处于中立国地位,占据外交上的主动权,但现实里意大利和两个阵营却都有矛盾。

    所以,意大利想两头通吃,前期具备可行性,如果没有野心,那一直保持中立,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意大利首相贝尼托,很显然不是一个能“闲”住的人,他的野望一点也不比阿道夫差。

    ……

    1934年9月11日。

    莱茵市。

    在忙着经济统计的空隙,弗里德里希皇储等东非高层就一直在关注奥匈帝国战局的发展。

    “现在德国已经占领了布拉格,波西米亚北部和西部的主要重镇也被其控制,德军在南路的进展也不错,迅速朝着维也纳方向推进。”

    “不过,德国并没有更往南,支援或者收编南部奥匈帝国西南战区的残军,应该是顾虑意大利的态度。”

    东非国防部长施瓦格,在沙盘上插着旗帜,红色代表德国,黄色是工党,绿色是意大利,蓝色是奥匈帝国。

    肉眼可见,红色的德国旗帜正在变多,而绿色旗帜代表的意大利军队数量虽然不少,但多集中在威尼斯西部一线。

    黄色工党旗帜则慢慢变少,但是在东部有扩大的趋势。

    施瓦格一边沿着多瑙河插旗,一边说道:“奥匈帝国政府军现在面临的问题,很严峻,因为之前匈牙利事件的原因,奥匈帝国拆除了一批维也纳到匈牙利之间的要塞,试图加强对匈牙利的控制。”

    “而现在,这反而便宜了占据维也纳盆地的工党联合政府,他们向布达佩斯推进的过程中,因为匈牙利缺乏军事要塞,所以反而不利于奥匈帝国的反攻。”

    “维也纳到布达佩斯的路程,不到三百公里,这就对了布达佩斯的奥匈帝国政府,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维也纳对布达佩斯具有天然的地理压制能力,匈牙利工党政权覆灭时,这种地理上的优势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现在情况也颠倒了过来,工党控制了维也纳,而奥匈帝国政府却在布达佩斯,并且,此前,奥匈帝国还拆除了两座城市沿线的一些军事设施,这就让奥匈帝国政府坐蜡了。

    施瓦格说道:“现在奥匈帝国的战争情况可以说十分诡异,工党在北边和西边的损失,在东边和南边得到了弥补,根据我们的判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工党兵临布达佩斯,可能就在一个月内。”

    “布达佩斯虽然名义上是奥匈帝国的首都,但是本身就比维也纳实力弱,上一次为了镇压匈牙利工党,匈牙利的军事工业更是遭到了破坏。”

    “这导致匈牙利军队现在面临严重的武器弹药缺乏问题。”

    布达佩斯作为匈牙利的主要工业重镇,之前还在维也纳办公的哈布斯堡皇室,为了加强集权,所以对原布达佩斯的军事工业进行了阉割。

    现在,他们自己却尝到了这个苦果,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施瓦格说道:“现在,奥匈帝国想要翻盘,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只有德国战胜工党政府,不过,德国人战胜工党后,那奥匈帝国即便存在,也大概率会变成德国的傀儡。”

    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只怕德国的野心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一些,毕竟恢复大德意志一直是德国的执念之一。”

    “不过,我们现在想对奥匈帝国,施以援手也无能为力,东非在欧洲没有多少影响力,从英国的态度上来看,他们也不希望我们介入欧洲事务。”

    东非能不能军事上介入欧洲,完全看英国的人的想法,毕竟东非真要在军事上对奥匈帝国进行支援的话,只能通过苏伊士运河。

    而英国人完全不敢把东非放进地中海,此前,英国驻东非大使,就隐晦的向东非表示,欧洲的事务应该由欧洲自己解决,话外之意,自然是不希望东非出手。

    对于英国而言,东非才是更大的麻烦,对其地中海霸权的威胁,甚至在德国和意大利之上。

    施瓦格就很不屑的说道:“在英国人心里,帝国可比德国,意大利还要难对付的多,德国并非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