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82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82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第3/3页)

意识挺直腰背,对常浩南和兰新志表态道:

    “请首长放心,六院已经得到了很多额外的帮助,其它领域我不敢保证,但在火箭动力这一块,我们绝对有信心、有决心,也绝不会成为整个计划的拖累!”

    说完之后,他又将笔记本翻到前面几页,推到常浩南面前。

    接着,手指点在一个用红笔圈出的、格外紧凑的时间节点表上:“我们内部的计划是,在2015年结束之前完成YF177和YF90的纸面设计以及原型机生产,并在2016年第一季度内择机开始试车!”

    常浩南仔细看着那份时间表,上面每一个节点都标注得相当清晰。

    并且明显都经过一次幅度巨大的修改。

    他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色,满意地点点头。

    但随即又明显愣了一下:“为什么从原型机完成生产,到启动试车中间还要隔一段时间?”

    常浩南之前参与过火箭研发工作,直到在测试用机下线之后,确实还要完成一系列验收工作才能正式上台子。

    但无论如何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才对。

    “这个……”李仁平露出苦笑,“本来新的800吨级试车台是和YF177一块儿配套启动建设的,计划是三年内完工并投入使用,但是设计工作的进展……您知道,突然加快了,那边又涉及到不少土建工程,实在有点跟不上进度……”

    “就现在这时间表,都已经几个兄弟单位紧赶慢赶之后才拿出来的结果了……”

    常浩南面色一滞。

    好嘛,闹了半天又转回到自己身上了。

    只不过他确实也没什么加快试车台建设的办法,只好转移话题,鼓励道:

    “XS-1空间核反应堆的核心部件已经进入总装集成阶段,长征五号C遥一火箭的箭体也在同步生产,整个“信标”计划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不可逆的启动状态。”

    “而为了最大化效率、减少在轨组装风险,‘信标’的首批功能模块,已经明确选择了大型模组的方案,所以对运载能力的要求是硬指标……整个庞大计划环环相扣,最终能否如期实现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的跃升,核心关键点,就落在你们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进度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