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77章 我们也不需要烧开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77章 我们也不需要烧开水 (第2/3页)

闻页面细节部分的胡长贵忍不住插话道:“话说……虽然这项目听着是有点悬,像在画大饼。不过……”

    他指了指报道中关于Helion技术路线的一段描述:

    “他们这个思路,不用烧开水推动汽轮机,而是直接用等离子体膨胀或者磁场变化来发电,绕过了传统热循环这一步,理论上的能量利用效率……好像确实能提升不少?”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微妙。

    另外四人几乎在同一时间浮现出了相似的、古怪的笑容。

    胡长贵瞬间感到有些尴尬和茫然,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脑勺:

    “呃……我说错什么了?”

    作为一个干了大半辈子土木的基建工程师,他确实对其它领域的前沿了解不足。

    短暂的静默后,常浩南先开了口:“你没说错,减少能量转换环节确实能提升效率……”

    他首先肯定了对方的说法,接着话锋一转:“但其实我们的示范堆,也不用烧开水。”

    “啊?”

    彭觉先接过话头:“常总设计的示范堆发电路线,采用的是比等离子体膨胀发电更直接、理论上能量转化效率也更高的技术——磁流体通道发电。”

    “啊?”

    胡长贵彻底愣住了。

    彭觉先则继续解释:

    “高温等离子体本身就是导电流体……当然真空室内的等离子体不可能直接用来发电,但可以让受到二次激发的等离子体在强磁场中高速通过……原理跟他们那个膨胀发电有点类似,但转化水平更好。”

    “这……咱们已经有这技术了?”

    胡长贵很快理解了对方的意思,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国内有如此前沿的布局。

    “不光是掌握……”彭觉先耸了下肩膀,“相关的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其实早就在小功率的……实验装置上验证过很多次,技术路径是成熟的。至于更大功率的验证……那就只能等到XS-1发射之后了。”

    他不可能告诉对方具体哪些军用型号已经使用了相关技术,只好用个语焉不详的说法代替。

    胡长贵眨了眨眼睛,六十来岁的他此时像个好奇宝宝,下意识抬头望向窗外的夜空:

    “可是这……来得及吗?”

    “我的意思是,XS-1不是也在规划中?”

    他下意识觉得太空项目的周期应该更长。

    这一次,四人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常浩南微微摇头:

    “实际上,整个“信标”中继基地都已经进入了地面建造阶段,进入要比示范堆快得多,如果不出意外的话,XS-1空间电源,以及三个桁架连接舱段都会在2017年内发射入轨,并开始提供运行数据。”

    2017年!

    在轨运行!

    胡长贵的大脑被这接踵而至的信息量冲击得几乎停止了运转。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一时词穷。

    只能愣愣地坐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