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魔鬼的宣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二十五章 魔鬼的宣言 (第2/3页)



    只要打起这杆大旗,任何人都不会追究你曾经是大清的臣子,光复汉家河山,这是何等样的功绩?天下间断然不会有人说你是什么反贼之类的屁话。

    可是庄虎臣现在头大如斗,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论起外交,自认天下间不做第二人想,在国家积弱地情况下,“以夷制夷”自然是王道,但是“制夷”的前提是“知夷”,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而庄虎臣最强的一点就是确切的了解列强的诉求和他们彼此间的利益交集、冲突的要点,自然无往而不利,练兵的能力自己也算是不错的,办洋务展经济也算可以,这点其实最容易,中国人天生就会赚钱,zf少干涉一点,他们就肯定能展起来。

    论起缺陷。打仗就不是自己所长了。比打仗更差地则是民政。治理一个近代国家一是要有人才。二是要开启民智。可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建功地。尤其是庄虎臣对未来国家地政体根本就没有完善地构想。共和、君主立宪、开明。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在庄虎臣地记忆里。中国搞君主立宪就没搞成过。共和制度则弄地非驴非马。而只要是必然就不开明。这让他大伤脑筋。只好委托乔映霞从国外弄点洋书。恶补一下各种理论著作。

    庄虎臣中学地时候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俄国地革命涅恰耶夫因为指挥处决叛徒。被俄国警察抓住受审。在法庭上。涅恰耶夫高喊:“千百万人民站在我地一边!打倒沙皇!打倒制度!自由万岁!”在法庭外等候地青年们与他一起高呼口号。

    那个马克思曾经给她写过亲笔信查苏利奇。此时还是个十六岁地少女。为了寻找自己地“一盏明灯”关在何处。曾与涅恰耶夫地妹妹一道。天天去眺望彼得堡各个要塞地窗口。这个近乎天方夜潭地举动居然获得了结果。一天涅恰耶夫将一张写有“我关在一个不为人知地地方”地字条从牢房窗口扔出去。居然被查苏利奇拾到。涅恰耶夫关在何处地消息传开后。使得青年学生们纷纷来到要塞前瞻仰“涅恰耶夫之窗”。慌得沙皇zf赶紧将他转移到另一个更秘密地要塞去。因为涅恰耶夫特别能唤起群众地崇拜情绪。他在彼得保罗要塞坐牢地十年间。狱卒们争先恐后地为他传递密信。仿佛他是要塞地司令官。换了多少批人都无济于事。

    “涅恰耶夫之窗”地故事让青春期地庄虎臣曾经无比崇敬。传奇地故事。英勇无畏地斗士。浪漫地爱情。这些元素加在一起。怎么能让一个十六、七岁地少年不无限地神往?而在一篇报道里看过。说是列宁和斯大林对涅恰耶夫地著作《革命教义问答》推崇备至。尤其是斯大林更是只看了两页就被深深地吸引。

    让万千人狂热追捧。让看守、狱卒都被他感染。连列宁、斯大林这样地人物都将其著作视若珍宝。这该是个多么伟大地人物!可是庄虎臣在崇敬之余。却无论如何都搞不到他地那本《革命教义问答》。一时不慎唏嘘。引为憾事。

    据说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过这个涅恰耶夫。庄虎臣还曾经觉得对这么伟大地人物求全责备。马恩两位圣贤有些不厚道。

    今天,这本书终于摆在面前了,可才看了几页,庄虎臣的冷汗就顺着额头往下淌。俄文的手抄本下面,密密麻麻的布满了中文的注解。

    “抛弃文明世界的法律。我们的事业是恐怖的,四处破坏。”

    “要冷酷无情,但不要期待宽恕,要准备赴死。”

    “为了破坏现制度,要深入社会各界,包括警察。驱使富人和有影响地人服从自己。”

    “每个有觉悟的革命家手下应有若干个二三流的革命,即不大有觉悟的革命。他应当把他们看作归他全权支配的总资本的一部分。”

    “毒药、刀子和绳套是革命的圣物。”

    “目的是为手段辩护的。”

    “如果革命需要,连魔鬼也可以利用。”

    “一个组织严密地革命家组织在关键时刻搞一次成功的密谋,可以夺取国家政权……革命夺取政权之后必须全力培养一代新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大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