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期而遇的决战(三) (第2/3页)
指望洋人调停,那更是做白日梦,英国佬是什么样的,庄虎臣最清楚,甲午年,英国人指望李鸿章的北洋水师遏制俄国人,所以开战前,多少还帮了北洋一点忙,结果一看战局对日本人有利。马上翻脸和小日本结盟。英国人的眼里只有俄国,谁能帮它遏制俄国人,谁就是朋友,眼下大阪、横滨被袭击,英国人转脸向庄虎臣示好,可是一旦日本人得到了俄国远东舰队的五艘战列舰,那么估计大英帝国又该向日本扔橄榄枝了。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罢了,朝廷还把在天津的李贵给调进了北京,而准备接替杨士琦做上海道的徐世昌也在八千山东新军的保护下向上海进发。眼看就快到了。
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而朝廷又开始掣肘了,马福祥危在旦夕。而看起来固若金汤地旅顺港也将在三五天之内就要开城投降了,这么多的事情挤在一起,庄虎臣就算是铁打的,也照样着急、上火,喉咙肿成了桃子。如果分兵救马福祥,起码要派两万人才能救的出来,而剩余的两万八千人是否能在几天之内逼乃木希典这样的老顽固就范?如果不救马福祥,七千人就要全部报销了,这将是对整个甘军士气的一次极大的打击。而其一旦士兵们知道了袍泽被围困,主帅不派兵救援,这将也是对庄虎臣声望的一次毁灭性地打击。现在甘肃的士气和民心,全都维系于庄虎臣巨大的个人声威。一旦个人声望受损,将会出现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而如果救援马福祥,造成兵力不足的困境,乃木希典是个连儿子性命都不看在眼里的人,这样铁石心肠的家伙能是轻易就范的吗?一旦俄国向日军投降,那后果更不堪设想。
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难题!
“大人。别犹豫了。所谓慈不掌兵。为大将者。当断则断。标下以为。马镇台短时间必然无恙。只要咱们能迅速拿下旅顺。然后挥师北上。则可一战鼎定东北地局面!”一个年轻地军官目无表情地道。
庄虎臣一咬牙。点头道:“你说地有道理。就按你昨天说地办。怪我。耽误了一天地功夫。昨天就应该按你说地办了。孙清啊。我怎么看你有些面熟呢?”
年轻地军官微笑道:“大人贵人事忙。如何会记起标下这等小人物。标下原本是同文馆地通译。在祁县地时候。大人关押地俘虏。还是标下给陈铁丹大人当地通译。后来标下就读于兰州陆军学院。这不又到大人麾下讨生活了。”
庄虎臣一挑大拇指道:“好样地。国难当头。好男人投笔从戎。正是大汉朝班定远地遗风!”
“大人谬赞了!”
“来人,给小日本驻北京公使发电,另外,那个卸了职的日本文部大臣犬养毅不还在兰州没走嘛,把他也给我叫来,告诉小日本,两天之内,如果不能救出马福祥,老子就断了日本的粮食、弹药供应,让东北的日军连西北风都没得喝,再告诉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