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章 青山处处埋忠骨,石魄长留清白魂 (第2/3页)
学院是蒙学堂、小学堂、中学堂三级学堂,整个学堂占地五百多亩,大概有半个皇宫大小。
金山学院靠海,还有一个小的港口,这里营造标准极高,甚至比潞王府的标准还要高,三丈高砖石城墙、瓮城、炮位等等,之所以如此高的标准,一旦金山国破,学院里的孩子,都第一时间上船,离开金山国返回大明。
可以说,连金山学院都陷落了,那金山国就彻底亡了。
除此之外,都是些庶务,值得朱翊镠亲自处置的大多数都是命案和港口货物纠纷,剩下需要朱翊镠知道的则是类似于这家的水,那家的地,猪犬被偷这类的琐事。
港口货物纠纷,一天就有三五起,这里面情况十分的复杂,有杀人越货,有黑吃黑,有黑货,有分账不均等等。
金山城缺乏足够的算学人才,有些货物到港后,交割出现问题,就需要潞王府出面,因为金山府衙都算不太明白这些账,只有潞王就藩带来的账房先生和五名学徒,能把这账算明白。
在金山城通往镇夷关的土路上,三匹快骑在快马奔驰,他们背后背着朱红团龙旗,代表着这次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一旦看到快骑带团龙旗,所有人都要为快骑让行,骑卒快速通过。
在经过金山城门时,一骑减速,留下验看身份,剩下两骑在潞王府门前下马石下马,稍加检查后,一骑留下验看,剩下一骑带着一个火漆封好的竹筒,向着潞王府书房快速跑去。
“报!”墩台远侯将竹筒呈送殿下面前,才气喘吁吁的说道:“镇夷关急报!”
朱翊镠大惊失色,大军刚刚凯旋,还未休整,难不成是这霍皮部开始发动总攻了吗?镇夷关岌岌可危?
不过没关系,霍皮人可以赢无数次,但他们只能输一次,被大明占了山道,就是他们的死期!
朱翊镠拆开了火漆,扫了一眼,心中的担忧立刻被喜悦代替,他拿着塘报站了起来,喜上眉梢,对着孟金泉说道:“金泉,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在镇夷关西南十二里发现了煤矿!是煤矿!”
“煤矿?!”孟金泉先是错愕了下,而后被狂喜代替!
金山城到长滩港,全都是雨热不同期,秋冬才是雨季,春夏反而是旱季,这就造成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缺少足够的山林,放眼望去,大多数都是由低矮灌木为主,缺少木材,就缺少柴火。
北湾的林场,都已经快被伐光了,即便如此,依旧无法充足供应金山城柴薪。
甚至金山城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不是土地、粮食等限制,而是燃料,柴米油盐柴当家,没柴,搞得孟金泉这位国相都有点焦头烂额,不得已,从大明引入了速生杨,可速生杨再速生也得三五年。
煤矿的发现,当真是及时雨!
“赏,重重有赏!金泉,额外支取三千两黄金,犒赏此次参战军兵!”朱翊镠大手一挥,给了厚厚的恩赏,这可是解了燃眉之急,他只想着镇夷关建好了,金山国不被霍皮部滋扰,打通前往少女银山的路。
万万没想到,还有更多的好处!
“好!臣这就去办!”孟金泉平素里十分抠门,但这次少见的大方了一次,因为这真的是值得庆贺的事儿。
“快,张榜公告!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事,这煤山来的正是时候。”朱翊镠继续下令,不仅仅要自己知道这个喜讯,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安定人心。
喜讯接连传来,整个金山城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这缺柴薪之事,已经困扰金山城很久很久了。
“殿下,骆帅请见。”一个小黄门急匆匆进了书房,急切的说道。
“快请。”
骆尚志龙行虎步走入了书房俯首见礼说道:“见过殿下,殿下千秋万安。”
“此次镇夷关之战,骆帅辛苦了。”朱翊镠笑着说道。
“臣今日来,是为了赵穆而来。”骆尚志选择了开门见山。
骆尚志是个武夫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他就是告诉潞王,赵穆这个人可用。
骆尚志经过了两个月的观察,对赵穆进行了全面考察,赵穆个人,有足够的军事天赋,骁勇善战,假以时日可以成为潞王的左膀右臂,而且他来金山国,就是来报圣恩的。
赵穆做人的原则非常明确,恩怨分明,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在赵穆看来,皇帝、凌次辅有恩于他,他就要回报,皇帝、凌次辅给他的父亲正名、还十分严厉的惩戒了克扣抚恤银的贪官污吏,人头滚滚,这都是圣恩。
“骆帅这里有个好消息,镇夷关西南十二里,发现了煤山。”朱翊镠将塘报交给了骆尚志,颇为兴奋。
骆尚志看了看,也是满脸喜色说道:“果然是煤山。”
这个煤山的发现,是水师军兵追击夷人,搜山的时候,在山林中发现了一些有煤系岩相特征的石头,才请了地师前往,骆尚志本来不抱多大的期望,因为地师去了数次,都没有发现矿苗,更别说大龙了。
没想到他刚刚班师,这就有了重大进展。
找矿其实非常的麻烦,就是翻石头。
矿苗露出地面,长时间被风化后,会产生矿砾或砾石,这些石块在水流的冲刷下,其散布范围会远大于矿山范围,砾石越多,越可能存在矿苗,但也有可能什么都没有。
地师有的时候觉得是自己专业强,找到了矿,更多的时候,是觉得自己运气好,找到了矿,到底是运气还是专业,地师们,也说太不清楚。
当然,地师也有另外一个共识,那就是:地质,狗都不学。
这个行当,真的太苦了。
“骆帅觉得这里叫什么好呢?”朱翊镠把这座煤山的命名权,交给了骆尚志。
骆尚志思索了下,面色沉重的说道:“就叫青石煤山吧,此次牺牲军兵,埋骨此地。”
镇夷关此战,一共牺牲军兵二十七人,这二十七人都埋在了青石山脚下,青山处处埋忠骨,石魄长留清白魂,故此为青石山。
“好。”朱翊镠答应了下来,他面色犹豫了下,最后还是问出了他想问的问题:“骆帅,近日城中有人说,他可以为金山城去死,但不能被迫去死。”
最近因为战时压力,一些拉壮丁的传言遍布整个金山城内,一些人就大义凌然的讲:我可以为金山城存亡而死,但不能被迫去死,这句话是建立在大明显学自由学说之上。
这句话一讲出去,就直接站在了道德的所有制高点。
我是可以牺牲,但是你如果问我为什么没有牺牲,就是强迫我,试图让我被牺牲;
至于最后我没有牺牲,但是因为我是可以牺牲的,所以我仍然是崇高的,正义的。
安排他去战场,就是强迫,不安排他去战场,他仍然正义。
骆尚志有些疑惑,想了想回答道:“应该先查查他是不是完税,我觉得讲这话的人,大抵都没有按期、按制,如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