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关键人物 (第2/3页)
。
奥舍斯莱本地处德国中东部,从威廉港和波拉港到那里差不多都是一天时间就能到达,因此张海诺第二天便见到了阔别一年多的赫森。顾不上多作寒暄,他便拉着赫森去了自己的书房。
张海诺开门见山的告诉他,“可靠消息”表明德国将至多坚持到11月,而停战时居于绝对劣势的一方也就意味着战败了,德国陆海军将被迫交出自己的主要武器,德国海军对协约国威胁最大的主力舰只和潜艇必然位列其中。
虽然同样对目前的战争形势感到失望,但当自己亲耳听到这样的结论时,赫森惊讶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如果换了是相互之间不那么信任的人,他或许会立马掀桌子走人,因为现在还是1918年7月,德国陆海军虽然处于劣势,但看起来仍有继续战斗下去的能力。
在战争结束前的4个月说出这样的话,被认为是“叛国”和“蛊惑军心”也不为过。
赫森却不这么想,作为一个长于军事技术、漠视政治的德国青年军官,他的迷茫在于张海诺所说的这件事情而非张海诺本身,两人相处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四个月,却已经因为共同的品格和追求而成为无话不说的好友,而两个同样以军人荣誉为上的好友之间的交流是以相互信任为前提的。
好半天,赫森才失落的问张海诺:“这一切真的会成为现实吗?”
张海诺用诚恳的目光看着那双充满迷惘的眼睛,认真而负责的回答他:“几乎已成定局!”
赫森沉沉的叹了一口气,像是一个最虔诚的教徒突然间发现所谓的教义已经因为信仰危机而面临崩溃一般,失落而无助。
“没有任何的挽回余地了?”这不是一个疑问句,而是感慨,心情沉重的感慨。
“德国再征召30万士兵都困难,大西洋彼岸却有超过300万军人正在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将在今后的几个月内陆续开赴法国前线!”
张海诺所说的确属事实,除非是那种死忠份子,任何人在这样的时局面前都会承认德国的劣势已经无可挽回。
“海诺,其实海军部已经给我们这些在奥匈帝国作战的德国艇长发来密令,奥匈帝国政局不稳,一旦波拉港情况有变,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