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大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第五章 大寇 (第1/3页)

    虽然杨华不知道两成盐款的收入究竟是多少,但就刚才朱梦说所谈起的盐价来算,应该是一个惊人的数目。

    任何事物,不管他本身的价格究竟是多少,只要国家一垄断,就会达到一个惊人的数字。

    龙卫军如果齐装满员,一月军费开支估摸着也有好几万贯,地方政府又拿不出钱来。央政府现在只想捞钱补金人岁币的窟窿,也指望不上。杨华军想要发展,必须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财源。

    贩运私盐也算是一个好路。

    富贵险求,干上一票也可以啊。再说,杨华也对政府所制订的高昂盐价大为不满,如果能用私盐平抑盐价,为老百姓谋些实利,也算是一件好事。

    事情说妥之后,杨华也没闲着,派出李鹞和古松出去打探情报。公欲成其事,必须谋定而后动。就这么冒冒失失去冲上太行山,碰上那群游击队,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再说,集合乡勇,协调地方团练武装也需要一些时间。

    汪伯彦的活动能量不小,没几天居然就拿到朝廷任命杨华为相州提刑的书。现在,杨华总算有权利调动地方武装力量了,这让他很是高兴了几天。

    李鹞负责去林虑县打探太行山贼的情报,而古松则在负责联络地方。

    李鹞出发没几天,古松这边的工作基本上都干得差不多了。

    古松已经联络上汤阴、临漳两地的乡勇,当地地方武装说,只等杨提刑军令一下,就到林虑县集。

    计算了一下,两县一府一共可以召集五千乡丁,其三千人可以用做后勤保障,能上阵杀敌的有两千,这就是杨华手的本钱。牌虽然不大,但如果能够在适当机会打出去,未必不能一击的。

    古松的工作干得不坏,除了联络上地方武装外,他还将私盐行情摸了个门清。

    宋朝的食盐实行专卖,开始是政府直接生产销售,后来改成政府出卖专卖权给私人由他们生产销售。宋朝初年食盐专卖收入为一千万贯上下,略高于唐朝末年,到元丰年间,收入翻了一番,成了两千万,到蔡京当政时再翻一番,到四千万贯,这还只是政府出卖专卖权盐引的所得,加上制盐业的劳动跟附加利润,超过农业税不少。

    相州一地,每年盐引加上食盐本身的差价,收入是一个天数字。算了一下,如果龙卫军能够拿到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bshuku.com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