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条件 (第2/3页)
但能为汪伯彦带来巨大的财富,又能顺利交纳朝廷赋税,解决百姓吃饭问题,如果真能搞成,他的官声就能得到极大提升,至少也当得起一个“能”字。
贩运私盐是杀头重罪,一路都有关卡检查,风险极大。可军队自来有做生意的传统,如童贯之流,除开酒楼外,用士兵贩运各地紧缺物资也算是一大笔财源。反正地方上也没权利检查军车。惹恼了军爷,小心吃打。
因此,北宋时,军队将领一个个都富得流油已经是一种化现象。
汪知府的眼睛现在就瞄上杨华的军队这块金字招牌了,真出了事,反正有杨华顶缸。
“不过,这事同我龙卫军又有什么关系呢?”杨华反问。
朱梦说有点尴尬:“其实,这条路现在也走不通了。现在,壶关一带有巨寇盘踞,汪大人的意思是想请将军代为清剿。”
“这事好象是归提刑司管的吧,大宋律,军队百人以上无兵部行,擅自开拔百里以上,视同叛乱。”
“提刑司……”朱梦说苦笑:“相州提刑在年前北奴入寇时带兵迎击,已经为国捐躯了。现在的相州能用之兵也不过是一些乡勇,还没人指挥。这事还得请杨将军帮忙,实在不幸,汪大人准备上表朝廷,保举将军兼领相州提刑司。如此,就不用受军律制约了。”
杨华大为心动,如果能做提刑官,也算是地方大员了。地位可比现在这个空头司令高多了。北宋边疆府县,因为战争缘故,也有领军提刑一说,倒不算违制.
他将一瓣花红夹进嘴了,咀嚼半天,“贼寇有多少人?”
“也不太多,一共两万来人,现正盘踞在林虑县一带的山区。”
“什么,两万!”杨华吃了一惊,“我才五十人,你让我带五十人去剿匪,开什么玩笑?”
“杨将军勿惊。”朱梦说忙道:“那两万人有不少本是山民,其还有不少家属。真正的精锐也不过几千。如果将军能够兼领提刑官一职,可调动相州乡兵助力。对了,汪大人说了。如果龙卫军招募士卒一事也好办。如果能够拿下太行山上的贼寇,将军自可从挑选精锐,纳入帐。”
北宋所实施的募兵制度是从晚唐、五代继承下来的,十分强调将各地失职犷悍之徒收入军的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