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出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八章 出发 (第2/3页)

消息,金人的使节已经进城了。现正在崇政殿觐见天。

    陈东说,当时金使的态度还是恭谨的。金使吴孝民,见了大国皇帝,不卑不亢,跪奏曰:“上皇朝与大金结约海上,又违盟誓,此皆已往事。今日少帝陛下可与大金再立誓书,结万世欢好。前些时日我方李邺来议割献三镇事,皇今天又遣我们来代行朝见之礼,皆出于诚意。愿少帝陛下派遣亲王、宰相到军前送礼。大金喜礼意之重,前日割地之议也许可罢。”

    天对金使的态度很是满意,在接见过之后很快决定派出使节前往金营和谈。

    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事情。

    李纲在知道宋金准备和谈之后,知道皇帝和谈之心已不可改变,当即跑当赵桓面前要求担当和谈使节。

    钦宗一惊,当即表示不许,说:“卿正在治兵,不可。”他任命李棁作为此次谈判的正使,郑望之、高世则为副使。为表示对大金的诚意,让他们先带去慰劳酒水果品和一万两金,作为见面礼。

    下来之后,李纲问钦宗为何不派自己出使。钦宗回答说:“卿性刚,不可以往。”

    李纲:“敌士气方锐,吾大兵未集,所以不可以不和。然而议和的办法得当,则国之势遂安;不然,祸患未已。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之所惧,李棁柔懦而误国事。”

    “金人贪婪无厌,又有燕人狡狯以为之谋,所以金人在议和时,必大张声势,过分索求,以窥伺国虚实。如朝廷不为之动,措置合宜,他自然就知难而退了。如朝廷恐惧,一切都答应,他知国无人,就越发觊觎,我国之忧,怕是从此不了。臣以为,先定,然后能应安危之机。愿陛下思之。”

    听陈东将事情的始末说完,杨华倒没想许多。其实,李纲的意见非常正确,可皇帝也得能听进去才行。赵桓继位没几天,全副心思都落在巩固权位上,至于金人,能够用钱打发自然最好。反正天富有四海,也不差这点钱。陈东和李纲政治嗅觉还是差了些,帝王的心思,嘿嘿,你们怎么就琢磨不透呢?

    说句实在话,杨华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