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章 :老皇历管不了咱们过好日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章 :老皇历管不了咱们过好日子! (第2/3页)

呈现出指数级的喷涌。

    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仅仅到六月底,浩然国际全球销售额的初步统计已突破了惊人的8亿美元大关!

    这已经超过了去年一整年的销售额!这耀眼的业绩,固然有往年打下的坚实基础,但更是整个公司因IPO目标而被激发的潜能所带来的爆发性增长的直接体现。

    七月流火,也迎来了资本市场的终极考验。在历经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四场高密度路演后,秦浩以其冷静清晰的表达、极具吸引力的“整合全球供应链、打造高效销售平台”的宏大远景、以及那8亿美元这个极具说服力的半年度业绩背书,成功征服了挑剔的国际投资者。

    最终,敲钟时刻降临。港交所交易大厅内,气氛庄重而热烈。伴随着一声清脆的钟鸣,浩然国际于1982年7月18日正式挂牌交易。

    开盘价18港元。不到两小时,股价已冲上25港元!交易所屏幕被不断刷新的鲜红数字映照得一片喜庆。

    及至下午四点收盘,浩然国际的股价最终稳稳定格在30港元!较发行价暴涨66.67%!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香江。

    38亿市值,放在十年后或许寻常,但在1982年恒指惨跌后一片哀鸿遍野的环境中,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刺破了低迷的阴霾。

    要知道,老牌英资洋行会德丰此时的市值不过41亿港元!

    一个成立短短数年的外贸公司,竟能与这样的庞然大物比肩,如何不令人震惊?

    浩然国际的成功上市,瞬间将秦浩推上了香港顶级富豪的神坛。

    各大娱乐版、财经报刊连篇累牍地报道这位“香江新贵”的发迹史,如何白手起家,如何三年内缔造一个“外贸帝国”。

    香港社会素来喜欢给成功商人贴标签,什么“船王”、“赌王”、“地产大亨”层出不穷。面对秦浩和他缔造的浩然国际,精明的媒体人和市井议论很快找到了那个最贴切、最能概括其核心商业模式的标签——“外贸大王”!

    这个称号,经由《每日财经》的头版专题报道《“外贸大王”雷浩:三年铸就38亿帝国!》推波助澜,迅速在香港的街头巷尾、茶餐厅、写字楼间流传开来,广为人知。

    无数踌躇满志、刚从内地南下的年轻人,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在嘈杂的工地上,望着报纸上意气风发的年轻富豪照片,常常会将秦浩挂在嘴边,互相打气或自我安慰:

    “看看人家雷老板,三年做到‘外贸大王’!我凭什么就不能发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名气的急剧膨胀,对秦浩而言,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巨大加持。

    一方面,顶着“外贸大王”的闪亮光环,许多香港本土有进出口需求的中小企业,甚至一些犹豫观望的大公司,在选择外贸服务商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浩然国际的品牌和专业实力,“外贸大王”本身就是最好的品质背书和信任状。

    另一方面,伴随着名声鹊起,浩然国际在内地所能接触到的资源和受到的优待也在无形中升级。虽然还远不及中信、华润这些根正苗红的“亲儿子”,但已足以在许多地方层面享受到“干儿子”级别的重点关照和绿灯效率。

    名气,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一种难以估量的资本。

    当八月的暑气蒸腾着晋陵县的土地时,秦浩又一次回到了这个承载着他人情牵挂的地方。

    这一次的回来,主要是宋运萍大学毕业了。

    秦家小院和宋家都忙碌起来,充满了喜气。宋母围着女儿团团转,拉着宋运辉一遍遍地清点着早就准备好的被面、枕套、脸盆痰盂等传统嫁妆,脸上是多年不见的舒展笑容,嘴里念叨着“萍萍有福气”、“浩子这孩子靠谱”。

    宋运辉虽然是个理科生,但看着姐姐即将出嫁,也兴高采烈地跟着母亲张罗,翻箱倒柜找出珍藏的几本好书,说要送给姐夫当“精神食粮”。

    然而,在一片欢天喜地中,宋父的神情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个人坐在门墩上抽旱烟,望着院子里忙活的妻儿,眼神复杂,带着一丝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