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之十三 锦衣疑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之十三 锦衣疑踪 (第2/3页)

之治锦衣卫,大招京师、北直隶(河北)、陕西、陕西、山东、淮北等地之豪杰高手数千人为鹰犬,这是正编队伍,鲜衣怒马,八面威风,装备与训练都比于正规作战部队。此外又有编外人马,大收三教九流之辈,数量怕不有十五六万人!遍布全国各地,锦衣卫的势力发展到陆炳这里,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高峰!

    话虽如此,但正如刘洗所言,锦衣卫其实也就是一个衙门,虽有其厉害处,却也有其局限。十五六万人的数量看似很大,但这十五六万人基本都集中于北方,其中在京城里面的怕就不下数万人。而且这些编外人员的办事效率是很值得怀疑的,除去空饷名额,真正地精锐也就在编的几千人,且这几千人也大部分都集中在中国北方地区,而这大部分中的大部分又集中于京城。

    中国实在是太大,锦衣卫纵有特权,也注定了它的触觉无法全面延伸到大明的每一个县,只能针对重点地域(京师为重中之重,南京次之,北方又次之,南方复次之,海外则鲜)、重点人物(诸王为重中之重,中枢要臣次之,边将又次之,士林复次之,农工商则鲜)和重点事件进行监控。

    所以当今内阁权贵如夏言、严嵩,皇帝可能连他们一天上几次厕所都知道,但对东南沿海正在发生的复杂变乱,嘉靖却未必完全清楚其中地曲折。要知道北镇抚司也是一个衙门,在里头工作的锦衣卫也是人,也有官僚的习气,在经费不足、上头又不见得会有兴趣的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很主动去做事的。因此一些后世认为相当重要的历史事件,皇帝和锦衣卫竟很不合常理地不知道。比如后来丰臣秀吉发动对朝鲜的侵略时,北京那边竟连日本是谁作主都弄不明白---而这些情况闽浙的海商头子早在数十年前就很清楚了。

    听了刘洗地描述后,李彦直反而暗中松了一口气。自己无论从地域上还是从身份上,显然都还不是锦衣卫重点监视的对象,要知道中国有上亿人口,要想有资格进入皇帝的视野也是极不容易的!要让锦衣卫能记得你的名字并关心你更难!在东海,比李彦直活跃得更久、动作更大的许栋、王直等人也还没这资格,就更不要说有东南士林的保护伞左遮右护地李彦直了。

    “听你这么说,你怕是那十五六万编外人员中地一个吧?”李彦直盯着刘洗问。

    刘洗有些尴尬地一笑。李彦直料得没错,刘洗确实就是那十五六万人中地一员,这十五六万人成分复杂。多是城市无赖出身,刘洗当初是听说了锦衣卫在扩招,就托了几重关系。在里面挂靠。像他这样地编外人员并无充足的定饷,刘洗们地思想觉悟显然也没高到要为皇帝服务、为陆首长服务的地步。加入锦衣卫终究还是为了一个利字,顶着这个名头受保护,借着这个名头好捞钱,和他今日到了海上要投靠李彦直其实是一样地道理。

    李彦直和陆炳都不是冤大头,两人对这些地痞无赖的习性都清楚得很,所以那日数万人来投,李彦直是一个也不肯收。因为眼下收了这些人他管又管不过,养又养不起,放着在外头招摇撞骗又会坏了自己的名头!而陆炳对那些编外人员也是且用且治,过一段时间就要淘汰一批、另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