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四十三章 见好就收(第二更) (第3/3页)
层面上看,白佑彬并没有获得胜利。
最关键的是,他没有能够拦截所有的美军运输船只。虽然击沉了数十艘运输船只,但是至少有四十多艘运输船只是因为损伤严重,无法继续航行,最终被美军抛弃的,而这些船只上的人员,以及一些重要物资都被转移到了其他船只之上。
另外,白佑彬也没有能够干掉敌人的战列舰。
四艘“衣阿华”级都在接受了三到五个月地修理之后重新服役。四艘“复仇”级战列舰也在到达布里斯班与悉尼之后接受了一个月左右的维修,随后就参加了西南太平洋上的作战行动。
从战略的层面上来看,白佑彬取得的胜利并不明显。
随着“声望”号与“虎”号战沉,帝国在印度洋航线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保证,且帝国海军不需要在印度洋上部署太多的护航战舰,为集中兵力,加强太平洋上的战略优势打下了基础。
四艘“衣阿华”级在短期内难以参战,确保了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地战略优势。可同时,四艘“复仇”级战列舰地到来,使帝国海军在西南太平洋上的进攻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且最终迫使帝国海军从第四舰队抽调兵力来加强第三舰队地实力,以便与哈尔西指挥下的第三舰队抗衡。
最关键的是,美军的运输船队向澳洲运送了二十五个作战师的兵力!
二十五个作战师,相当于四十万大军。而当时美军在莫尔兹比港的防御部队只有五万人左右,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亚的防御部队也只有八万左右。随着这二十五个作战师的到达,麦克阿瑟有足够的资本加强澳洲大6外围岛屿链的防御强度,为帝国海军6战队制造更多的麻烦了。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这场海战的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至少,麦克阿瑟没有得到三十五个作战师。能够在一场战斗中消灭敌人十个师的兵力,这恐怕是任何一场地面战斗都难以办到的吧。另外,到达澳洲的美军官兵中,有一万多名伤员,为了救治这些伤员,必然消耗掉大量的药品,并且需要更多的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是,这些伤员对美军士气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对交战双方来说,谁都不愿意承认失败。
二十六日,帝国的各大报纸,电台就争相报道了“马克萨斯群岛大捷”,并且都强调这是帝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这场战役将对今后西南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产生巨大的影响。
同日,美国国内的各大媒体也对这场海战做了详细的报道,并且都强调了美军向澳洲增援数十个作战师的情况,声明美军不但有能力守住西南太平洋上的岛屿,还有能力守住澳洲大6。
因为舰队还在返航途中,根本收不到帝国本土的广播信号,所以白佑彬对国内的宣传情况并不了解。对他来说,总结这场海战的经验教训才是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