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四十二章 汴梁㈡ (第2/3页)
,岂能有面目苟活于世?他日我兄弟二人身死,有何面目见先父?”
“胡说!”乌古孙仲端怒喝道,“身处乱世,人死亦易事耳。为国尽忠而死,忠也;为节而死,义也!岂能为性命之事而置大节于不顾?”
“大人,学生也曾读过古之警世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郁道,“但家兄何罪之有?若是因此恶事而死。死不瞑目啊?”
乌古孙仲端素与刘氏兄弟交好,对他们的父亲的清名也是极尊重,他见刘郁忧惧之情溢于言表。心中极不忍。
“不过,既然此等恶事让京叔遇到了,但也可能有转机。”乌古孙仲端有些迟疑地说道。
“请大人详言!”刘郁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抓住了他的衣袖,仿佛怕乌古孙仲端会逃走一般。
“你可知你那堂兄刘翼身在何处吗?”乌古孙仲端道。
“刘明远?”刘郁惊呼道,他毫不客气地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对啊,你那堂兄刘翼当年被蒙鞑掳去。后来辗转成了贺兰国王地私属。”乌古孙仲端道,“这贺兰国王在蒙鞑那里可是一个国王,你去对翟奕诸辈说说你们与贺兰国王的渊源,料想崔党之人也不敢对你兄长怎样。”
这乌古孙仲端及城内的绝大多数人还不知城外地并不是蒙古人,而是端口中也一遍又一遍地默诵着这句话,呆坐在书房里,直到日落时分又一位客人来访。
来者名叫裴满思忠,是汝州地防御使,此人是乌古孙仲端的太学同窗,又都是承安二年进士,同窗又同年。故私交颇厚。只是二人异地为官。很少能见面,这次要不是奉命赴汴勤王。裴满思忠也没有机会来找他。他不过是一个空有头衔的官员罢了,这汴梁城内像他这样的官员数不胜数,不是被召来所谓勤王的,就是逃来地。有门路的,不是追随皇帝而去,就是投到崔立的门下,剩下的,就是像他这样的无所事事的官僚。
大难临头,有人逃亡而去,有人趋炎附势,有人准备归隐,有人自我了结性命,有人正准备了结性命。唯独敢拿起兵器起来反抗的太少。
“裴满兄真有闲情逸致,居然还带了一壶酒来寒舍作客。”乌古孙仲端勉强露出微笑道。
那裴满思忠瞪眼佯怒道:“城都没了,我喝点酒能算个什么?”
“是啊,人死亦易事耳。人生譬如巢燕,或居华屋杏梁,或在村居茅茨,及秋社甫临,皆当逝去。”乌古孙仲端道,“管它什么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