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中原路 第三十六章 中原路㈠ (第2/3页)
楚材地这信,并非劝降,只是用浓墨渲染着贺兰国王的种种“英明”,列举着蒙古种种不堪仰仗之处,抬高赵诚的身家实力,贬低蒙古地实力,并说明贺兰军将不日过真定府回河西,不想与真定府为敌云云。
“耶律楚材都降了此人,这水倒是越来越深了,质子营也落到贺兰国王地手中了。”史天泽叹道,他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
“父亲,咱们史家身家性命全在手中的兵力上,若是蒙古人夺了我们的兵,我们将死无葬之地。”史樟道,“这贺兰国王托耶律楚材捎信,自是不愿与我们当面为敌,依儿之见,咱们犯不着与其死碰。”
正说话间,有人未经通报就闯了进来。
“何事如此慌张?”史天泽皱了皱眉头。
“不好了,万户大人。”来人急道,“益都李私自退兵北返了,据留下的信使说是因为宋人欲北征。”
“什么?”史天泽从坐位上跳了起来。
李是李全的养子,却继承了李全叛逆地“血统”。李全就是个两面三刀的家伙,谁给好处就傍谁,去年他攻宋国的扬州,却偷鸡不成反蚀了老本,被淮东宋将赵范赵葵兄弟联手击败,败落中被宋兵乱枪戳死,这李就承了他的位子,辖地称益都行省。当贵由的信使至益都后,辗转他也得知了消息,就毫不犹豫地率军回自己老巢了,其实在贵由之前,益都、真定、济南、东平等都现通往燕京的驿路断了。至于宋人北征,那不过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父亲,咱们该如何是好?咱们不如也回军吧,若是那贺兰国王攻我真定府,堂兄手中兵少,怕是守不住。”史樟道。
“无妨,我们不能就这么回去,耶律楚材既然明说只是借道,我就信他一回,想来贺兰国王怕也是对我等也有所忌惮,谅他可不想被群起而攻之。”史天泽断然拒绝道,“蒙古人还未败亡,贺兰国王地态度未明,他若是有能力灭掉蒙古,甚或有能够一统天下地力气,我们才可与蒙古人撇清干系。这事不可急燥,当顺势而为。我史家身受蒙古器重,掌权柄二十年,为一方诸侯,一切要慎重行事才行。”
“难道父亲就在这里等?”史樟道。
“对,就是等!只要我们手中有兵有粮有地盘。什么都不怕。”史天泽笑着道,“如今这汴梁城外,严实、张柔、张荣诸辈怕都是在等。”
赵诚已经离开了燕京城,在此之前从中兴府日夜兼程赶来地吴礼前来见驾。赵诚便让吴礼将一个大和尚和几个道士送往中兴府。随同他们地还有燕京的士人们,包括燕京课税所的陈时可、赵,西京大同府地周立和、王贞,这些都是耶律楚材曾保护和提拔的前金朝官员。
耶律楚材曾以一己之力。保护过无数的人,所以他在士人甚至平民百姓当中的影响力极大,所以赵诚认为自己得耶律楚材。就可以得中原。倒不是什么太夸张地意思。耶律楚材是无奈投靠了赵诚,无论如何赵诚是不可放手的,他耶律楚材就是寻求当隐士,在外人看来他也是投靠了。既然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