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魏国君臣 (第2/3页)
之内可能又会出现一场胡汉之争地骚乱。而何越也将在这事情上面收获更多地好处。
崔浩想着自己地心事没有说话。拓跋焘继续道:“何越现在所占据地土地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多。除了北方柔然高车那些没人要地苦寒之地之外。但是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地土地。他竟然还没有收敛野心。实在让人意外。另外好像在他境内没有另外地大势力。白马公。你来说说这到底是这么回事?”
崔浩上前道:“陛下可能有所不知。自从秦统一六国之后。长城内地汉人们就养成了一个自然而然地习惯。每一个强大地势力都会想着完全统治从长城之外远至南海地辽阔土地。这不仅是每个帝王地梦想也是所有百姓地要求。所以何越现在虽然占据了比较好地土地。但是依然会开疆拓土。这是谁都没有办法阻止地事情。连他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那刘裕为何只在江东立国?”
“刘裕乃时间枭雄。只是他地运气差了一些。假如他出身地家族稍微有些钱财。他出身再高一些。何越就没有机会变得像现在这么恐怖。纵观刘裕一生半辈子穷途潦倒。年至四旬才稍有起色。之后连同刘毅等人搬到桓玄。那时他连晋帝册封地太尉都不敢做。而随即刘毅叛乱。之后又是诸葛长民叛乱。北伐青州取得军权之后。又是卢循叛乱。要不是何越支援巴蜀除掉焦纵。刘裕一生就一直在平定叛乱中度过。”
拓跋焘被崔浩引
问道:“刘裕比之曹操如何?”
崔浩笑道:“刘裕跟曹操根本无法相比,曹操四十岁时已经占据了整个北方,而刘裕才刚刚起步,不论文治武功刘裕都不比曹操差,最难得的是刘裕即便称帝之后依然保留着简朴的生活。一生都在平定叛乱却能够两次北伐,取得青州和洛阳关中,虽然有何越帮忙,但是他战无不胜,对时机把握极为准确,而且一生全无失策,只是老天并不眷顾他,以致于现在被何越坐大。”
拓跋焘哈哈大笑道:“刘裕占据关中之后随即退兵,如何是一生全无失策,若是他不留守刘义真守长安断送王镇恶、沈田子两员大将,何越如何能入关中?”
崔浩陪着拓跋焘笑道:“陛下有所不知,刘裕四十多岁才得子,他北伐姚秦之时,长子刘义符不过十来岁,因此他不得不将建康政务全权交给刘穆之来打理,之后我们派人刺杀刘穆之,使得刘裕根本振动,以致于刘裕不得不从长安班师回建康。刘裕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没有在壮年之时得子,等他垂垂老朽时诸子都还没能长大**,若是刘裕有儿子别说似曹那样,只要能稍微长大一点能够给刘裕分担一些,那么现在我们可能早被刘裕赶到长城之外。”
“刘裕比之何越如何?”
“两人是江东最杰出的两代人,刘裕起步较晚,何越起步较早,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