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式火器(1) (第2/3页)
一年最多的税收只有五百万两,这个对比已经相当重了。
韩煜又计算了一下年末要给青州卫的军饷和过年奖金,季度饷银加过年费,平均每人是一两五贯。在青州卫扩编完毕后,他设定了一套全新的饷银体制,将发饷改为每季度一次,逢年过节还会有奖金,这一体制得到了青州卫的热烈欢迎和爱戴。
在二十一世纪曾经有学者做过统计,一两银子在当时如果按照人民币来折算,差不多能达到六百元到八百元。明朝时期的百姓通常一年生活费用只需要一两多的银子就足够了,在嘉靖年间,戚继光的军队每月饷银也才三文银。可以说,韩煜给青州卫的饷银足够让士兵们进入小康生活了,使得青州卫在不知不觉之间成为了明朝所有军队中最富裕的。
将军饷结算完毕后,韩煜决定将剩下的七万两全部投入鲁南军械所,广招天下能工巧匠,进行先进武器的开发。
将账簿整理完毕,韩煜心中很是舒畅,就在准备拿出笔墨撰写招募高端工匠的文函时,书房的门被敲响了。
“老爷,有一个叫于连仲的人从宝镇来,说是受徐光启之托,来见老爷你,现在正在前厅等候。”门外传来一个下人的声音。
“于连仲?”韩煜思索了一下,似乎历史上没这号人物,但是想到是徐光启派来的,一定是有事相告,于是连忙道,“好的,我这就来。”
来到前厅,只见客座上坐着一个弱冠之年的儒生,在见到韩煜出来后,立刻彬彬有礼的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草民见过韩大人!”
韩煜对年轻人知书达理很有好感,谢道:“无须客气,大家平辈论交就好,请坐吧。”
韩煜和于连仲宾主分席而坐,他命下人去沏了茶,寒暄一阵后,问道:“于兄是从宝镇来?徐老先生是你什么人呢?”
于连仲道:“在下一个月前被徐光启老师录入鲁南军械所,现在为徐老师的助手。”
“啊,原来是徐先生的高徒,”韩煜开怀的笑了起来,徐光启看中的人自然是资质极佳,他道,“那于兄此番来找我,是徐老先生有事要转告吗?”
于连仲点了点头,道:“徐老师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