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论功行赏(1) (第2/3页)
多,经过足足三天的行进时间,韩煜才带着人马返回了青州城。他让孟宏远和王云先将两万三千人安置在青州城外的平原上,然后让李允带着青州卫去大营取来行军帐篷给这些做临时居处,并且调出军粮和青州府仓官粮进行接济。
暂时安顿完毕后,已经是下午,韩煜连连赶回到官衙,向舅舅郑玉成解释了这些人的来历。郑玉成在听完韩煜的话,脸色顿时变了变,脱口道:“元晦,你可要想清楚了,他们都是贼军呀!”
“但是他们以前也是百姓呀,”韩煜争辩道,“不管怎么说,我已经和赵大人顶下这个担子了,要是处理不好,真是要掉脑袋的。”
郑玉成叹了一口,道:“现在该如何是好?前些日子才刚刚处理完一万多人的流民,现在又多出了两万三千人,就算青州府全部是工厂作坊,也容不下这么多劳动力呀。”
“舅舅,其实元晦在回来的路上已经想到了一些解决的办法。”韩煜道。
“哦?说来听听。”韩玉成问。
“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获得一份土地,就能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元晦以为,青州府必须重新丈量土地,将空闲的以及富户多余的土地全部廉价收购,然后租给百姓,”韩煜道。
郑玉成想了想,这种想法虽然是可行的,但是却一定会得罪很多大地主,只不过以现在的情况顾不了那么多了。他点了点头,说:“好吧,我晚上就拟定文书。但是以青州府现在的土地情况,也供应不了两万三千人的需求呀。”
“舅舅,元晦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青州卫扩充到一万五千人,这样就能解决一半问题了。”韩煜说。
“青州卫扩充到一万五千人?”郑玉成惊讶不小,道,“先不说朝廷对卫所编制的限制,元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连续五年来,朝廷总共只发过三次军饷,并且每次都不是全数,一下子来一万三千人,这军饷谁来出呀?没有军饷和屯田,士兵早晚会逃走,这不是办法呀!”
“军饷我来出,舅舅难道忘了,我和周祖年伯伯办的兴华货行吗?一旦赚到钱反正我是用不了那么多,就拿出一部分来资助青州卫军饷吧。”韩煜正色道。
“用私人的钱来资助国家军队?元晦,与其这样你还不如自己办团练。”郑玉成道。
韩煜摇了摇头,道:“办团练需要一道一道奏请手续,而且元晦并不想在外有流言蜚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